美麗新世界 117 羅馬治世 首發遊玩體驗心得

13 11 月

廣告

作者:可愛魔力紅

來源:紀元117吧

先快速回顧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1、工會系統:沒了!工會、市政廳、海岸辦公室都沒了,具體後面說。

2、多少個階級:Demo只體驗了拉丁姆地區的1-3級,分別是自由民、平民、騎士(我預測後面還會有貴族、元老)另外海盜那邊可以做奴隸貿易。阿爾比恩地區的凱爾特文化和凱爾特人羅馬化沒體驗到。

3、有沒有葡萄酒配鉛制餐具?有葡萄酒!鉛制餐具暫時沒看到,可能是demo沒解鎖到那。

4、災難系統,確實看到了一個很大的火山,但是試玩期間,沒噴發,也沒遇到其他災難。

5、是否有約根森家族?Demo裡的一共3個競爭對手NPC,我沒看到約根森,總不會是這個老農吧?

6、這個時代的東大是漢朝,有交流麼?有!真的有漢朝小姑娘!並且還是作為羅馬總督!我知道這裡不符合歷史,但是後面細說。

7、預售?Steam?首發中文?這些問題都不是我一個玩家能知曉的啦,但我覺得時機到了應該也都有,關注官方消息吧。

和大家分享一下試玩的整體流程:試玩開始前,製作人先講下歷史背景設定——西元117年的羅馬帝國,並且介紹了本次試玩開放的拉丁姆省(Latium)和暫未開放的阿爾比恩省(Albion)。

Demo是不能設置NPC、難度、地圖選項的。進入遊戲,直接setsail!先播放了一段玩家是如何當上這片土地的總督的過場動畫,給了一座默認的初始島嶼。熟悉的樣子,和《1800》的港口、船一樣,但是只能先建總督官邸(Villa),這與以前的版本不太一樣,形式上,類似於莊園,但是官邸的建造不需要消耗任何材料。

UI看起來也比較熟悉,左下角是小地圖,小地圖周圍一圈是島嶼的特產、礦床、河床、遊戲速度以及晝夜設置;正下方是建築欄,這次的默認分類是功能型建築一大類,居民需求一大類,居民再按照人口等級細分,並且島嶼的建築材料也顯示在下面,與1800不同的是,木炭被單獨拎出來,作為一種基礎資源顯示了。正上方是島嶼各種屬性顯示,包括收入、人口、勞動力。以及新增加的屬性。

總督官邸造好以後,我馬上拉出一條路來,然後在兩邊造伐木小屋,然後在中間的路上造鋸木廠。然後我就把道路延申到更遠的地方,開始鋪設居民房子,但是過了一會,木材小屋上面的紅色齒輪標記一直不消失,這就跟1800不太一樣了。點開一看,才發現原來伐木小屋必須造在有樹木的地方,你看,建築的UI這裡寫了——ForestArea(03:00),我這裡就圈了2顆樹,只有1%的效率了

仔細查看說明後發現,原來伐木工現在只會在砍了樹的地方種樹,如果一開始沒有樹,那就不行。我也試了一下,用拆除功能不能砍樹了,並且,原先建造在樹林上的建築,拆除後,樹林也會重新長出來。後面我才找到了植樹的辦法,在後面的另一個系統裡。把伐木小屋都搬遷到樹林裡,這才解決了木材問題。然後就要開始著手處理需求了。

第一級自由民Libertus,房子大小還是3×3,不過既然能斜45°,我也試試,斜著的房子大小是4×4,不過斜著的格子面積是正著的一半,所以其實斜著的居民房子面積變小了(4*4/2=8<3*3=9)。自由民們的需求分為食物、公共服務和時尚三大類。這作最大的變動之一,就是需求改為可選需求,比如食物,自由民階段解鎖了沙丁魚和燕麥粥這兩種食物,沙丁魚可以提供+1人口+1收入,而燕麥粥則提供+2人口。這兩種食物的供應價值(SupplyValue)都是1,而自由民的食物需求,達到1就算滿足。也就是說,選擇一項供給,就算滿足。公共服務和時尚同理。公共服務包括市場,+1人口+1收入,還有酒館+1人口+1快樂。注意,到目前為止的4種需求都加人口。所以我也測試了一下,如果你什麼都不提供,那麼這座房子一個人口也沒有。比如說自由民的時尚需求,一個是種植亞麻,製作無袖外衣Tunic,+2收入,另一種是養殖綿羊,用羊毛製作皮萊烏斯帽Pileus,+1收入+1快樂。如果我只供給後兩者,那麼這個房子還是一個人口也沒有。而人口又是和勞動力掛鉤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凡是提供加人口的資源,重要性是更高的。和前作一樣,3個類別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後,就可以升級了。

二級人口叫做平民Plebeian。在建造他們的需求建築之前,先解鎖了第二種建築材料瓦片Tiles,需要粘土和木炭,不過粘土不再是礦坑綁定,而是必須建造在河流的固定的河床槽上(類似紀元1404),那麼小地圖左側也能看到,我這個島嶼一共有10個河床槽,燒炭小屋則是和伐木小屋一樣,必須建造在樹林裡才可以。所以也就沒那麼多強迫症了,先跟著島嶼的自然環境來建造吧。另外木炭在最下方的島建資源裡顯示出來了,也是因為本作大量工坊都需要木炭。細心的話,你會看到生產線的這個圖片裡,也做了很多設計,瓦片作為成品,圖示周圍有一圈花紋,所有的商品只要是成品,都會有這個花紋。另外哪個工坊需要木炭,會顯示在那個圖示下面,而不是作為原料連一條線。還有,如果你沒建造這個建築,他的圖示周圍這一圈是黑的,建造了就變成白色亮起來。這些小細節可以方便你快速知道自己搞到哪一條生產線了。當然,最左側豎排UI按鈕裡,最下方那個,就是和1800一模一樣的統計圖表,可以查詢所有建築、資源的建造、生產、工作效率等資料。很方便了。從這裡往後幾乎每一步都有新東西了!

平民解鎖了新的需求,麵包和魚露,這裡可以看到平民每個類別都是3格,其中沙丁魚和燕麥粥各算1格,而麵包和魚露各自是2格,如果你沒有滿足最低要求3格,後半段就是黑色的,如果你超了呢?就會顯示成白色的。麵包的生產線一眼看起來超熟悉,幾乎每一作都有這個小麥-麵粉-麵包2:1:2比例的佈局,不過這次麵粉廠必須建在河床上了,嗯西元117年,水力磨坊很合理。麵包店呢,除了供給麵包提供+2人口+1收入以外,把麵包店蓋在居民樓附近,還能給周圍建築都額外提供+2收入-2消防安全。這個就是大部分生產建築都有的範圍效果。每個建築的範圍大小不一樣,比如麵包店,大約是20格,而水井大約是15格,水渠大約是35格。所以佈局的時候,生產建築也少不了。我也懷疑過,如果我不喜歡這種生產建築和居民建築交錯混雜的方式呢?也可以,其實範圍效果對所有建築有效,比如說麵包店的buff,其實範圍裡是養豬場、羊圈、伐木小屋,它也能生效,只是那些建築沒有居民樓那麼密集,效果不顯著。另外,我還測試了一下,實際上範圍效果帶來的屬性加成,對比需求供給,到底能占多大比例?請看圖,測試結果顯示,實際上僅在收入這塊,就能占到三分之一!再看我的總結餘,如果沒這項,我就要赤字了。所以還是要覆蓋到儘量多的建築才行!

說完麵包,再說說魚露,它需要鯖魚,而這是一種特產,看左下角,我的初始島嶼沒有鯖魚資源,所以只好出海尋找新島嶼。這座島有鯖魚,就它了!新島嶼的港口,倒是不需要建築材料只要錢就行。和1800一樣,這裡也需要建造房子,不然沒有勞動力。

在我探索地圖的過程中,遇到了好幾個NPC,其中就有這位(播放)LuciaMa,哦你也叫露西婭。其實按照遊戲設定,她也是羅馬總督之一,是玩家的對手,嗯她長得好像我妹,聲音也一模一樣,這完全就像我妹說英語!觀察下她的妝造,確實是漢朝風格,加上雲紋的樣式,以及絲綢的服裝,唯一不太屬於漢朝的就是漏肩裝,我印象中唐朝才開始流行漏肩裝,漢朝服飾兩邊是遮住的,比如這張圖。不過,考慮到是在地中海,這裡氣候溫暖,也沒問題。

平民的公共服務解鎖了聖所Sanctuary和學校Grammaticus。學校嘛,顧名思義效果是+3知識。這個知識就是新屬性。他能解鎖科技樹!紀元也有科技樹了!科技樹分為經濟、市政和軍事3類。往左邊看,這裡有個顏色明顯不一樣的,效果是,讓燒炭小屋學會種樹,原來在這裡!但是需要阿爾比恩地區的凱爾特文化升級2級人口Smith才行,demo是體驗不到了。這裡面還有大量內容,比如港口建築升級、倉庫升級、還有石磚路,都在科技樹裡面。一次最多選8個科技,會自動按順序研究。這個數值就是你所有島嶼知識屬性的總和,越高研究速度越快。

說完學校,看看聖所,提供+1快樂+2信仰,這個信仰也是新屬性,如果你是文明6老玩家,你肯定聽過這句話——”求神拜佛是第一生產力”。在文明6裡,從遠古時代開始,發教就能給幾乎所有文明都帶來強大的優勢。比如極光毛+職業道德,輪椅玩法,輕鬆爽種+過神。哎不對我不是在說紀元麼?哦對,紀元其實也一直都有信仰系統,但是以前僅僅是作為一項需求而存在的。比如說紀元1404,裡面也分小教堂(Chapel),中教堂(Church)和大教堂(Cathedral),帝國大教堂則扮演了遊戲最終奇觀的角色,同時還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務需求。然後,就沒有了。而紀元117裡,羅馬帝國的人民,他們信仰的神靈,非常巧妙的融入到了這個遊戲裡。新劃分的8大屬性中,其中之一是信仰——Belief,這個數值是脫離民眾需求而存在的。左側的UI會提示你,可以給島嶼選擇一個神靈來崇拜。初始可選的有三個神:戰神瑪爾斯、豐收女神克瑞斯和海神尼普頓。這幾個名字,如果你不熟悉,那我換一下,分別是火星Mars、谷神星Ceres、海王星Neptune。今天的太陽系行星和矮行星,英文名大多沿用了古羅馬時期的命名。說回遊戲,後期肯定會解鎖更多神,那麼,選了有什麼用呢?比如說豐收女神克瑞思,我給主島選擇信仰之後,就會開始出現信徒,信徒的數量,決定了你能獲得多少buff,比如說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產量提高,而如果選海神,那麼船隻的攻擊力、移動速度就會提高。每座島嶼都可以選一個信仰的神靈,信眾達到2000之後,就可以建造一座專屬於祂的紀念碑,不過這玩意要大理石,Demo的流程裡不讓玩到那裡,所以,後面的buff就不得而知了。

什麼?你問我戰神的作用?是的沒錯,你已經想到了不是麼。就是陸軍!羅馬帝國的步兵種類繁多,編制複雜,紀元117裡陸軍正式回歸了!並且,不是《紀元1404》那種只會建造軍營的玩法,而是《紀元1701》那種,類似《帝國時代》,或者說更像《王國的崛起》的RTS。你看,建造一座軍營,你就可以選擇不同的兵種訓練,他們也要消耗勞動力(這很合理),我訓練了兩隻部隊,一支投石兵,另一支則是長槍兵。一定要注意步兵的士氣。戰鬥中士氣歸零,就會丟盔棄甲。信仰戰神瑪爾斯,則可以提高士氣!不過,由於時間緊張,我並沒有真的和其他NPC打起來。也不知道打海盜的話,能不能帶著我的步兵登陸作戰?

所以在紀元117中,軍事系統有這幾塊:

●陸軍系統:平民階段解鎖武器生產線,消耗勞動力招募軍隊。

●海軍系統:船隻可以模組化建造,這個我在上一期有說到,也需要勞動力和相關生產線,比如船帆(需要羊毛)還有繩子(需要亞麻)。

●陸地防禦建築:木圍牆、大門和木制箭塔可以用來增強島嶼的防禦。後面肯定還有更多石質甚至鐵質的。同時,木質圍牆和箭塔非常貴,我只是為了測試,建造了一點點的木圍牆和箭塔,真的就一點點,結果導致金錢瞬間耗盡,差點破產。

現在8大屬性已經知道7個了:收入、人口、快樂、健康、消防安全、知識、信仰、最後一個是威望Prestige,威望系統取代了1800的3個系統:影響力、莊園、工會!如何獲取威望呢?這就要說到第三級人口:騎士Eques。他們需要喝葡萄酒,葡萄酒需要葡萄和蜂巢,蜂巢在遊戲裡,必須周圍是草地,和樹林正好相反,不過歷史上真是這個配方嗎?總之,除了收入之外,葡萄酒提供-1知識+1威望。以及劇院!提供+1知識+3快樂+1威望。

達到一定的威望後,你會發現在總督官邸裡,你可以建造更多側廳了,每一個側廳,對應一個插槽,是的,插卡玩法跑到這裡了。我在試玩中達到了1200威望,可以解鎖5個插槽,插入不同的Buff卡片,比如+250收入、種植園-50%勞動力等。目前看來,卡片效果是全島範圍的,不再像工會那樣攤大餅了。卡片種類也更豐富了,有的直接加收入、有的減少勞動力消耗、增加軍隊生產效率等等,又因為官邸可以繼續擴大,所以這必然是遊戲後期的核心玩法,效果強力,同時還不會過分限制你的規劃,這個改動我很喜歡!

解鎖騎士之後,還解鎖了第3種建材:混凝土。可以建造水渠!這個我就搞不明白了,有請歷史學大佬解答,羅馬人建造水渠用的居然是混凝土嗎?遊戲英文用的就是Concrete。水渠需要從山裡引水,而不是河流。所以必須建造在礦點,當然前面說到的武器要用鐵礦石,水泥要石灰石,都需要採礦。水源搞定之後,修建一條長長的水道,就可以把水引導到你的城市和農田裡去了,要用水還需要再建造一個蓄水池Cistern,範圍35格,提供+3健康+3消防。農田吃到這個加成之後會提供額外生產效率(類似1800的拖拉機)

還有很多細節沒有聊到:

· NPC外交、貿易、任務系統和隨機事件;

· 目前demo涉及到的所有帶有範圍效果的建築的佈局優化,比如說緊急建築,有消防隊、2×2的水井、加快樂的哨塔等等;

· 沒有玩到的內容的更深入解析和預測,比如競技場、浴場、論壇Forum,這幾個在demo裡提到是騎士階級的第5類需求-奇觀Wonders

總之,本作真的更容易讓新手入門,同時還非常有深度,尤其是在威望系統、科技信仰和屬性加成上都有很高的策略性。感謝各位看到這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