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塵餘生 4 波士頓景點原型圖文介紹

6 1 月

廣告

作者:puppylovechris

來源:輻射4吧

從外網扒來的,如有重複我會刪貼

文字內容取自偽基百科

保羅•列維爾雕像
保羅•列維爾(Paul Revere,1734年12月21年─1818年5月10日)是美國籍銀匠、早期實業家,也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一名愛國者。他最著名的事蹟是在列克星敦和康科特戰役前夜警告殖民地民兵英軍即將來襲。此事件如同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的讚美詩《保羅•列維爾騎馬來》一樣戲劇性。

列維爾是位富有且傑出的波士頓銀匠。他協助組建一個對英軍的情報與警報系統。列維爾稍後擔任麻塞諸塞民兵軍官,直到佩諾布斯科特遠征後被免職。這場戰役後,列維爾回歸他的銀匠生意,並將利潤投注在鑄鐵、鑄銅鈴、鑄炮與鍛造銅螺絲、長釘上。最後,在1800年他成為美國第一位成功製作銅片作為海軍船防護板的人。

老北教堂內部

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正式名稱為波士頓市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 in the City of Boston),位於美國波士頓北區(North End)的撒冷街(Salem Street)193號,在美國革命期間,著名的信號“如果從陸路來,點一盞燈;如果從海路來,點兩盞燈”據說就是從此發送。這句話與1775年4月18日保羅裡維爾的午夜騎馬有關,發生在列克星敦和康科特戰役之前。
老北教堂是美國聖公會麻塞諸塞教區的一個堂區。這座教堂是波士頓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教堂建築,被列為國家歷史地標。這座教堂內有一尊喬治•華盛頓的半身像,拉法葉侯爵說這是他最好的肖像。
老北教堂興建於1723年,靈感來自英國建築師雷恩(Christopher Wren)的作品,他在倫敦大火之後負責重建倫敦。

老北教堂的尖頂

老州議會大廈

老州議會大廈(Old State House)是美國波士頓的一座古老的紅磚建築,興建於1712-1713年,1711年第一座木質的市政廳(建於1657年)毀於火災之後[2]。老州議會大廈位於華盛頓街(Washington Street)和州街(State Street)的路口。這是波士頓最古老的公共建築,也是自由之路的一站。

老州議會大廈的東側陽臺

1776年7月18日,在老州議會大廈的東側陽臺,獨立宣言首次向歡騰的人群宣讀。當時,大陸軍已經將英國軍隊趕出波士頓。
美國革命後,這座建築用作麻塞諸塞州政府,直到1798年遷入今天的麻塞諸塞州議會大廈。從1830年至1841年,這座建築一度成為波士頓市政廳,後來改為商業用途。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是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的市立公共圖書館。它是美國第一個公共支持的市立圖書館,第一大像公眾開放的圖書館,和第一個允許普通市民借閱書籍和其他材料、並把它們帶回家閱讀和使用的圖書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也是美國麻塞諸塞州聯邦政府最後支援圖書館,麻塞諸塞所有成年居民都有借閱和研究的許可權,圖書館受國家專項撥款支援。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有890萬件圖書和音訊/視頻(約24萬件,包括所有格式),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的統計是美國第二大的公共圖書館。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內部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內部

邦克山紀念碑

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是美國最早的紀念碑之一,用以紀念1775年6月17日在此發生的邦克山戰役,英軍與北美殖民地民兵之間的第一次重大衝突。高221英尺(67米)的花崗岩石碑豎立於1827年至1843年之間,座落在波士頓的查爾斯頓區(Charlestown)。
修建紀念碑的花崗岩來自昆西,通過專門為此修建的花崗岩鐵路(Granite Railway)和駁船轉運到現場。
邦克山紀念碑並不在邦克山,而是在Breed’s Hill品種山,那裡才是名不副實的邦克山戰役大部分戰鬥確實的發生地點。紀念碑協會購買了戰場遺址,在山頂完成紀念碑。
邦克山是自由之路的最後一站,也是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的一部分。

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英文: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MIT)為一所坐落於麻塞諸塞州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8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出現是為了回應美國與日俱增的工業化需求。學校採用了歐洲理工大學的模式辦學,早期著力於應用科學與工程學的實驗教學。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二戰及冷戰期間,致力開發電腦、雷達及慣性導航系統技術;戰後的防禦性科技研究使學校得以進一步發展,教職員人數及校園面積在詹姆斯•賴恩基利安的帶領下有所上升。大學於1916年遷往現在位於查理斯河北岸的校址,沿岸伸延逾1英里(1.6千米),占地168英畝(68.0公頃)。

公園街教堂

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是美國波士頓的一座活躍的保守派公理會教堂,位於特萊蒙街(Tremont Street)和公園街(Park Street)路口。
公園街教堂是自由之路上的一站。它由26名當地人創立於1809年2月27日,大部分曾是老南聚會所的成員。5月1日教堂奠基,年底建成。1810年1月10日舉行第一次禮拜。公園街教堂的尖頂高達217英尺(66米),至今在波士頓的幾個街區都可見到。在哥倫布大道和特萊蒙街的終點都能看到這個尖頂。這座教堂毗鄰古老的穀倉墓地。
公園街教堂被稱為“硫磺石角”(Brimstone Corner),部分原因是這個教堂的講道的傳教士特徵,部分原因是在1812年戰爭期間曾有火藥存放在此。
公園街教堂具有強烈的福音宣教,以及將聖經應用於社會問題的傳統。1816年,公園街教堂聯合老南教堂組成城市宣教協會,服務波士頓的城市貧民。1826年,著名的廢奴主義者愛德華•比徹(斯托夫人的兄弟)擔任該教堂的牧師。1829年7月4日,威廉•洛埃德•加里森在公園街發表致殖民協會,第一次公開聲明反對奴隸制。從1829年至1831年,著名的基督徒作曲家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擔任唱詩班指揮和管風琴師。1831年7月4日,山繆•法蘭西斯•史密斯(Samuel Francis Smith)創作的My Country, ‘Tis of Thee在這座教堂首次演奏。緬因州貝茲學院的創始人本傑明•貝茨是一位實業家,又是公園街教堂的主日學教師,在19世紀中葉積極參與公園街教堂活動。著名的聖經無謬誤神學家、薩福克大學創始人的兒子Gleason Archer,是從1945年到1948年公園街教堂的助理牧師。 公園街教堂還成立了第一個前往夏威夷的差會,建立的教堂至今仍然存在;亨德爾和海頓協會在此開始;1949年,葛培理的第一次橫貫大陸的世紀中葉十字軍從這裡開始。著名神學家哈樂德•奧肯加,是從1936年到1969年該堂的主任牧師,在此期間,與葛培理共同創建了戈登-康維爾神學院,共同創建了福樂神學院、全國福音協會、戰爭救濟協會,和基督教出版物《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英語:Freedom Trail)是一條紅色(大部分是磚)標出的線路,經過波士頓市中心的16處重要的歷史古跡。這條路長約4公里(2.5英里),從波士頓公園到查爾斯頓(Charlestown)的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頗受遊客喜愛。其上會在沿線歷史遺跡放置標記,除老南聚會所、老州議會大廈及保羅•熱維爾故居需支付低額門票外,沿途的大部分景點均可免費或自願捐款參觀。自由之路是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Bosto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的一部分,由自由之路基金會管理,其中的一部分已被列入較長的“波士頓港區步道”。
自由之路最初是當地記者威廉•斯科菲爾德(William Schofield)的設想,自1951年起他便提議用一條步行道來連接這些地標。波士頓市長約翰•海因斯決定採納斯科菲爾德的建議。1953年時已有每年4萬名遊客沿著自由之路參觀沿途古跡。
1974年在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成立後,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法尼爾廳一層設置了遊客中心為參觀者提供免費地圖以及講解服務。眾多遊客通過沿自由之路步行以瞭解美國從英國獨立的歷史。
一些人亦指出自由之路並未包括其他重要歷史景點,例如波士頓傾茶事件所在地及自由之樹。

附沿途古跡
官方的自由之路歷史古跡如下:
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
麻塞諸塞州議會大廈(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
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
穀倉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
國王禮拜堂(King’s Chapel)
國王禮拜堂墓地(King’s Chapel Burying Ground)
本傑明•佛蘭克林雕像及第一座公立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Boston Latin School)舊址
老街角書店(Old Corner Bookstore)
老南聚會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
老州議會大廈(Old State House)
波士頓屠殺遺址(Boston Massacre)
法尼爾廳(Faneuil Hall)
保羅•熱維爾故居(Paul Revere House)
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
考普山墓地(Copp’s Hill Burying Ground)
憲法號護衛艦(USS Constitution)
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
黑人人權步道(Black Heritage Trail)在麻塞諸塞州議會大廈和公園街教堂之間穿過自由之路。

綠色怪物

芬威球場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俗稱“綠色怪物”的左外野本壘打牆,“綠色怪物”以左外野超高的綠色本壘打牆(11.3米)而得名,因為自1912年芬威球場建好之後,由於左外野的長度太短,導致很容易被擊出左外野方向的本壘打,但又因為於市中心而無法擴建,故便將本壘打牆建高以彌補左外野太短的缺點。

保羅•熱維爾故居

保羅•熱維爾(Paul Revere)因策馬狂奔傳遞警報而出名,他的政治活動的最亮點是1775年的4月18日和19日之間的那天晚上,他接到約瑟夫•沃倫的命令,穿過查理斯河,策馬奔向萊剋星頓,提醒撒母耳•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英國軍隊正在前往康科特的路上。

法尼爾廳

法尼爾廳(Faneuil Hall)是美國波士頓的一座歷史建築,靠近海濱和今天的政府中心。自從1742年,法尼爾廳就是一個市場和會議廳。撒母耳•亞當斯等人曾在此發表演講,宣傳脫離英國獨立。這座建築現在是波士頓國家歷史公園的一部分,也是自由之路的一站。它有時被稱為“自由的搖籃”

麻塞諸塞州議會大廈

麻塞諸塞州議會大廈(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是麻塞諸塞州議會和麻塞諸塞州政府所在地,座落在波士頓的燈塔山山頂。
這座建築占地6.7英畝(27,000 m?),這塊土地曾經屬於麻塞諸塞州第一任州長約翰•漢考克所有。
在1798年現在的州議會大廈建成之前,麻塞諸塞州政府設在法院街(Court Street)的老議會大廈。

老街角書店

老街角書店座落於波士頓中心區域華盛頓街與學校街的拐角處。
這塊地最初屬於安妮•哈欽森(Anne Hutchinson),1638年她因為傳播異教被驅逐出麻塞諸塞州。湯馬斯•克裡斯於1708年購買了此處,在1711年10月2日的波士頓大火中,此處被夷為平地。克裡斯於1712年建造了一座新樓,樓上自住,樓下開了一家藥材店。就這樣,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許多藥劑師都曾在這裡行醫賣藥。1817年,薩繆爾•克拉克(Samuel Clarke)——大牧師詹姆斯•克拉克(James Freeman Clarke)的父親,買下了這棟樓。
1828年,這座建築首次被用作書店。蒂姆•卡特(Timothy Harrington Carter)從喬治•布裡莫(George Brimmer)手中租下了這棟樓。卡特花費7000美元重新裝修了一樓,還添上了小玻璃窗。從1832年到1865年間,這裡是提科諾&菲爾茲出版公司(Ticknor and Fields)所在地。這家出版公司是大律師、古文收藏家威廉•提科諾(William Ticknor)創辦的,他也是第一個提出要修建邦克山紀念碑的人。提科諾出版公司在創始之後由於合作夥伴詹姆斯•菲爾茲(James Thomas Fields)的加入被重新命名,是美國最重要的出版公司之一。老街角書店也成為許多著名作家與詩人的聚集地,這裡的常客包括思想家、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詩人、翻譯家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霧都孤兒》《雙城記》的作者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紅字》的作者納旦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著名作家、詩人、醫生老奧利弗•福爾摩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提科諾&菲爾茲出版公司將整棟大樓都對外出租,只留下了街角的門店。提科諾去世之後,菲爾茲決定將公司重心轉向出版。1864年11月12日,他將老街角書店賣給了達頓(E. P. Dutton)。提科諾&菲爾茲出版公司搬到了特萊蒙街(Tremont Street)。
1890年代時期的店面還零售雜誌以紀念這棟樓之前的文藝格調。1892年至1997年間,環球街角書店(老街角書店的子公司)在這裡出售旅行手冊與地圖。後來波士頓環球報運營期間,這裡對外出售波士頓環球報產品與旅遊紀念品。
2005年,老街角書店所在地被美國第五大的鑽石連鎖商“超級鑽石”(Ultra Diamonds)買下,作為超級鑽石專賣店。2009年,“超級鑽石”破產。這裡被用於展覽北貝奈街學校師生的手工作品。現在這裡是一家墨西哥餐廳(Chipotle Mexican Grill)。

波士頓海關大廈

三一堂

波士頓三一堂(英語:Trinity Church in the City of Boston)位於波士頓後灣的科普利廣場(Copley Square),是美國聖公會麻塞諸塞教區的一個堂區,創立於1733年,目前有約3000戶家庭,。每個周日舉行四場禮拜,從九月到六月,週一至週五舉行三次聚會。
該堂擁有數個高水準的唱詩班。
三一堂在夏天街(Summer Street)的原址毀於1872年波士頓大火,目前的教堂建築群由19世紀著名的佈道家菲力浦斯•布魯克斯主持修建,建築師亨利•霍布森•理查森設計,建於1872年至1877年。波士頓三一堂是建立理查森聲譽的建築。它是理查森羅曼式風格的發源地和原型,特點是粘土屋頂,彩繪,粗石,沉重的拱門,和巨大的塔樓。這種風格很快被美國各地的公共建築所採用。

女巫博物館

關於賽勒姆審巫案
事件概述
位於波士頓東北的賽勒姆在1692年已經非常繁榮。1689年,這個鎮被允許建立自己的教堂。前商人撒母耳帕里斯成為牧師。1692年2月,帕里斯牧師9歲的女兒貝蒂和外甥女阿比蓋爾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她們開始呈現昏睡狀態。姑娘們發出尖叫聲,亂扔東西。有時身體抽筋並發出痛苦的呻吟聲。接著,其他女孩也出現同樣的症狀,恐慌籠罩了整個小鎮。
帕里斯牧師請來醫生格裡戈。醫生診斷說,這些女孩受到巫術的蠱惑。幾個牧師來到小鎮為病人祈禱,沒有任何效果。於是牧師們要求女孩必須指出哪些是使用巫術的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惡魔是通過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也就是惡魔必須讓一個人充當它的代理人。惡魔便以代理人的面目出現去傷害他人。幽靈只有受害人看得見。正是這種“幽靈證據說”被法庭所接受。一開始,女孩們指出三個女人是女巫:女奴提圖芭(Tituba);薩娜古德(Sarah Good),一個女乞丐;薩娜奧斯本(Sarah Osborne),一個與契約勞工結婚並很少參加教會集會的女人。
到了1692年5月,賽勒姆鎮和波士頓的監獄裡等待審判的巫術嫌疑犯人是人滿為患。大約有200多人被指控使用巫術罪,其中女人多於男人。隨著女巫案情不斷擴大,有些人開始懷疑這些女孩指控的真實性。在1692年的夏季,6個女巫的絞刑並沒有使麻塞諸塞地區的女巫審判案終止。愈來愈多的人出現病魔折磨的症狀,於是對女巫的指控和審判也來愈來愈多。不論貧富,農民或商人均有人被指控。沒有人能夠倖免被指控為巫術師。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菲普斯(Phips)總督與于1692年10月29日下令:除非萬不得已,不得關押巫術嫌疑犯,並不要傷害任何在押的嫌疑犯。10月29日,他又下令解散特別審判法庭。1693年1月,最後一場審判巫術的案件結束。1693年5月,菲普斯總督大赦所有在押的巫術嫌疑犯並終止所有的審判。截至此時,賽勒姆女巫審判案已使得19人被處以絞刑,1人被石頭堆壓死。

憲法號護衛艦 (IX 21)

憲法號護衛艦(英語:USS Constitution, IX-21),是一艘現役的美國海軍木殼三桅風帆護衛艦,該艦由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命名,艦名是為紀念於1789年生效的美國憲法。憲法號是美國海軍成立初期根據1794年海軍法案所授權建造的六艘風帆驅逐艦當中的第三艘。目前憲法號是全球艦齡最大的在役海軍艦艇,自1797年入役以來,該艦已經在美國海軍持續不斷地服役超過200年。
儘管憲法號今天仍然服役于美國海軍,但不同於其他在役艦艇,憲法號今天已經不再執行軍事任務,改而肩負起向公眾和遊客宣傳和推廣美國海軍歷史傳統的公關任務。目前憲法號停泊於位處波士頓的查爾斯頓海軍基地一號碼頭,並且擁有一支總人數60人的艦員隊伍。和美國海軍其他在役艦艇相同,這60名艦員全部隸屬在役的水手和軍官,他們在海軍部的編制內被視為特殊任務人員。

梭羅的小屋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作家、詩人、哲學家、廢奴主義者、超驗主義者,也曾任職土地勘測員。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爾登湖》(又譯為《湖濱散記》)和《公民不服從》(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抗命》、《公民不服從論》)。《瓦爾登湖》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的隱逸生活,而《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
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日記和詩集合起來有二十冊,其中他闡述了研究環境史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他的文體風格結合了對大自然的關懷、個人體驗、象徵手法和歷史傳說,善感敏銳,且富饒詩意。他非常關注在險惡環境底下如何生存,同時他也提倡停止浪費、破除迷思,這樣才能體會生命的本質。
除此之外,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他到處演講宣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Fugitive Slave Law)。他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影響了托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梭羅有時也被當作無政府主義者。 雖然《公民不服從》看起來不是要推翻政府,而是要改進政府,但他在開頭卻說:“最好的政府一無所治;在人們準備好之前,那將是他們願意擁有的那種政府。”,暗示了他的無政府主義傾向。

梭羅的小屋內部

史坦利麥克森基地

美國及蘇聯陷入冷戰狀態後,美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訂立防衞計畫,提防蘇聯發動導彈攻擊及保護美軍洲際彈道導彈設施。這座外形獨特的金字塔建築,正是計畫下美軍設立的「史坦利麥克森基地」(Stanley R. Mickelsen Safeguard Complex)的一部分。美軍刻意選址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興建,令基地更添神秘色彩。
該金字塔大樓在一九七五年落成,成為基地的反彈道導彈雷達中心,全方位偵測所有或威脅美國的可疑飛行物體。大樓的導彈地下發射井,可控制及發射三十枚長程及十六枚短程導彈,準備隨時截擊敵方導彈。這座金字塔建築投入運作不足一年,便在翌年二月被官方停用,原因仍然成謎。有指因考慮成本、政治環境變化及軍備競賽的爭議等多項問題,導致設施被迫關閉。

Sam Adams Brewery

Button Gwinnett Brewery

Exterior of “Cheers” Bar

Exterior of “Prost” Bar

“Cheers” Bar內部

“Prost” Bar內部

《歡樂酒店》(原題:Cheers)是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於1982年9月30日至1993年5月20日期間播出的半小時情境喜劇,由詹姆士•巴羅斯(James Burrows)、葛倫•查理斯(Glen Charles)、雷斯•查理斯(Les Charles)三人創設的製作小組“Charles-Burrows-Charles Productions”所製作。泰德•丹森(Ted Danson)、莎莉•朗(Shelley Long)、李•柏曼(Rhea Perlman)、克絲蒂•艾莉(Kirstie Alley)等人主演,全11季共270集。

本片的主要場景,為一間位於麻塞諸塞州波士頓的酒吧“歡樂酒店”(Cheers,原為“乾杯”之意),故事則以店內的客人與從業者之間的互動為主體展開。而本片在攝製時,也多以讓演員實際在觀眾面前演出的方式來拍攝。
主題歌由茱迪•哈特•安吉羅(Judy Hart Angelo)與蓋瑞•波特諾伊(Gary Portnoy)作詞、作曲,並由波特諾伊演唱。其中一句歌詞“每個人都認識你的地方”(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更成為本劇相當有名的廣告結語。
1982年9月30日播出首集,當時因第一季的收視狀況不佳,還曾使節目瀕臨腰斬邊緣。但自第8季到11季的收視率相當理想,最終並使本片成為創下全美高收視率紀錄的節目。於1993年5月20日播出的完結篇,也是全劇中收視率最佳的一集。本片並曾獲艾美獎117項提名,得到28個獎項。

以下就是原作者杜撰的了
Holy Family Churc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