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教條 大革命 伊甸聖劍、聖者、聖殿騎士團長等劇情細節圖文解析

3 1 月

廣告

作者:愛與死

來源:刺客教條吧

 

1、請教有沒有提及《雅克·德·莫萊的悲劇》章節使用的那個聖殿騎士叫什麼名字?最後殺死他的刺客是不是就是那個托瑪斯·德卡奈爾(Thomas de Carneillon)?
2、亞諾·維克多·多裡安(Arno Victor Dorian)為什麼在殺死敵人的那一刻可以讀取到對方的記憶?這是為什麼?而且奧諾雷·加百利·米拉波(Honore Gabriel Mirabeau)好像也知道這一點,他也說過令對方安息的時候也可以找出真相之類的話。
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些東西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聖者記憶的?是從第一文明的時候就有的嗎?

4、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拼死守護的《Codex Pater Intellectus》法典是不是修訂版的那個於格·德·帕揚(Hugues de Payens)和伯爾納德·德·克雷爾沃(Bernard de Clairvaux)撰寫的聖殿騎士信條“拉丁守則”(Latin Rule)?另外好像也沒有交代當年教皇赦免的他的檔為何不翼而飛而又被何人取走的吧?好像證明路易十六無罪的檔最後也沒有被發現。

5、“主教”(Bishop)會不會是瑞貝卡·科瑞恩(Rebecca Crane),“迪肯”會不會是肖恩·黑斯汀斯(Shaun Hastings)?這個好像也沒有交代,不過“迪肯”的談話方式顯然和肖恩如出一轍。

6、想請教下,在結局出現片尾字幕的時候,“主教”的話外音的內容是什麼,這裡沒有字幕聽得不是很明白?可不可以,請教下簡單的段落大意或者有沒有原文之類的可以參考下?是不是“主教”透過亞諾·多裡安這段記憶定位出骸骨的位置也可以繼續從聖者身上提取出的艾塔DNA三螺旋序列,繼而尋找出聖者現世的諮詢,阻止阿布斯泰戈(Abstergo)的鳳凰計畫或者進而編列出完整的先行者基因序列,破解遠古的語言和科技、掌握強化伊甸園碎片的技術?刺客與聖殿騎士之間的鬥爭,以前蒸汽時代、電氣時代是搶奪神器,現在資訊時代是搶奪聖者?
7、關於UK預告片,艾莉絲被推上斷頭臺,亞諾跑去劫法場。這是不是艾莉絲說的在馬賽(Marseille)的場景吧?這是不是小說裡的劇情?還有亞諾剛剛從巴士底獄逃回家裡的時候,艾莉絲為什麼就說他加入了刺客呢?還有艾莉絲寫的信是不是只有5封?



8、是不是在本作整個流程中,亞諾·多裡安多年來東奔西走的尋仇、復仇,為了艾莉絲、也為了贖罪和回報法蘭斯瓦·德拉瑟爾(他和傑曼有相同的名字,是不是弗朗索瓦這個名字很普遍呢?),而從來也不曾知道、也未曾試圖找尋過殺死父親查理斯·多裡安的兇手謝伊·派翠克·科馬克(Shay Patrick Cormac)?
9、亞諾在加入兄弟會的時候喝下的是致幻藥物嗎,鷹之道的試煉是什麼?他一路追蹤和刺死殺害父親的兇手,但是當那個人最終倒地後,他看到的卻是他自己的面容,這是為什麼呢?顯然亞諾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才,所以拿破崙·波拿巴就敏銳地洞察出他的特質,對他說:“像我們這種人在軍隊中反而能擁有極大的優勢,你懂嗎——我們懂得獨立思考。如果你加入軍隊,10年之內就能升到元帥,我跟你保證。”之類的話。這裡是不是暗示他選擇加入兄弟會就是自我意志遭到扼殺的過程?他加入兄弟會好像唯一的收穫就是皮耶·比雷克給他戴上的那把象徵刺客身份的袖劍?
10、為什麼種種跡象會顯示法蘭斯瓦·湯瑪斯·傑曼(雖然這種翻譯很彆扭,不過為了統一還是以官方繁體為准。)這個人在1791年就已經死去,艾莉絲和肖恩也有提到這一點?這個沒有看懂,只是歷史文獻的失誤嗎還是聖者隱藏了他的身世?而且結局,亞諾殺死他的時候讀取到他的記憶和其他人不同,他會出現並和亞諾交談?

11、伊甸園聖劍的力量在傑曼使用過後會失去原有的力量?她力量的源泉會是什麼,最後竟然和平民使用的五指劍相同屬性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另外請問駭入升級之後,會是什麼屬性?

12、關於伊甸園聖劍(Swords of Eden)的失落。

根據《刺客信條2》和維琪百科,好像是說最早得到伊甸園聖劍的是混血人類珀爾修斯(Perseus);西元5世紀,由牧羊人發現並進獻給匈奴王阿提拉;西元5世紀末、6世紀初作為亞瑟王的聖劍(Excalibur);到6世紀末為西格蒙德(Sigmund)所有;西元13世紀初,黎凡特刺客阿泰爾懷疑成吉思汗擁有一件伊甸園神器用於領土擴張,他帶著瑪利亞、達利姆與蒙古刺客高曲蘭於1227年刺殺成吉思汗,然而神器留在蒙古,孛兒只斤·旭烈兀(Hulegu Khan)繼續使用那件神器東征,並在1250年進攻阿拉穆特和馬斯亞夫,這裡我沒有具體考證過,求科普。(這裡感覺逗逼了,所有崛起的英雄就非得和神器扯上關係。而且從圖上看成吉思汗那個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把屠龍刀,完全不像倚天劍。)
西元14世紀初,在雅克·德·莫萊被捕、所羅門聖殿騎士團遭到清剿之際,雅克·德·莫萊派那個聖殿騎士將伊甸園聖劍放在神殿的地下墓穴內,他在走出墓穴時被托瑪斯·德卡奈爾殺死,後者隨即也闖入了墓穴,是不是為何沒能帶走聖劍和法典?
西元15世紀,聖女貞德在百年戰爭中使用過伊甸園聖劍,直到1431年,19歲的聖女貞德被沃倫·韋迪克(Warren Vidic)的祖先若弗魯瓦(Geoffroy Therage)處決,伊甸園聖劍再次失落。根據《刺客信條:記憶》的說法,西元16世紀,武田信玄曾經利用伊甸園聖劍征服日本,在信玄死後,神器落入德川家康的盟友織田信長手中,繼而繼續被用來進行勢力擴張,直到他遭到明智光秀背叛和進攻,信長被刺客山內塔卡(Yamauchi Taka)所殺並發現神器;西元1582年,神器又被中國刺客柳嫣(柳岩?)(Liu Yan)平安運到中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然後,法蘭斯瓦·湯瑪斯·傑曼還是不是在那個神殿地下墓穴的密室裡找到的?伊甸園聖劍輾轉490年,又重新回到了巴黎的神殿密室?還是說準確的設定是伊甸園聖劍自聖女貞德以後其實就從未離開過巴黎(這個記憶的劇情是扯淡的吧)?
13、關於已知的5位聖者(Sage)。

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1244-1314)
湯瑪斯·卡瓦納(Thomas Kavanagh)(1652-1706)
巴索羅謬·羅伯茲(Bartholomew Roberts)(1682-1722)
法蘭斯瓦·湯瑪斯·傑曼 \ 弗朗索瓦·湯瑪斯·日爾曼(Francois Thomas Germain)(?-1794)
約翰·斯坦迪什(John Standish)(?-1794)
“主教”(Bishop)提到法蘭斯瓦·湯瑪斯·傑曼是已知的第二個成為聖殿騎士團大團長的聖者。第一個是雅克·德·莫萊,而且據說他是已知的眼睛不是異色虹膜右黃左藍的聖者,這是為什麼?(不是波斯貓,且既沒有實際行動尋找朱諾也沒有公開表態,這算哪門子聖者呢?從哪看出他是聖者的?這一點相關文獻我也沒有找到,求科普。)反正羅伯茲和約翰長得一樣,德·莫萊和傑曼長得一樣嗎?不管別人看沒看出來,反正樓主沒看出來,可能雅克·德·莫萊太老了吧。在這裡朱諾(Juno)安葬的也並不是艾塔(Aita)的本體,而是艾塔在第五次對抗多峇巨災實驗時作為人類的實驗體,艾塔的本體就是像圖盧姆神廟內的巨像、羅伯茲和約翰的樣子。
還有,傑曼作為聖者(Sage)令他覺醒的是不是應該只是對朱諾的記憶和召喚,就像當年的羅伯茲和約翰做過的努力一樣,為什麼在這裡他的意識與雅克·德·莫萊相聯,畢生的心血用在兌現德莫萊對菲力浦王的詛咒和奉獻在聖殿騎士的理想上?而且傑曼的面容居然和羅伯茲、約翰長得也並不一樣,貌似不符合量產聖者的標配?而且,更有甚者,在這5個人之中,只有2個人明確表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和朱諾重逢,其他的究竟幾個意思?

14、關於已知的14位聖殿騎士團最高大師 \ 大團長(Grand Master)。
於格·德·帕揚(Hugues de Payens)(1118-1136)
傑拉德·德·雷德福特(Gerard de Ridefort)(1185-1189)
羅伯特·德·薩布萊(Robert de Sable)(1191)
阿爾芒·布沙爾(Armand Bouchart)(1191-1193)
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1292-1312)
羅德里格·博爾吉亞(Rodrigo Borgia)義大利分冊(1476-1503)
凱撒爾·博爾吉亞(Cesare Borgia)義大利分冊(1500-1507)
勞雷亞諾·托勒斯(Laureano de Torres y Ayala)西印度群島分冊(West Indies)(1693-1722)
雷金納德·伯奇(Reginald Birch)大不列顛分冊(Great Britain)(?-1757)
海爾森·肯威(Haytham Kenway)新大陸殖民地分冊(1754-1781)
查理斯·李(Charles Lee)新大陸殖民地分冊(1781-1782)
法蘭斯瓦·德拉瑟爾 \ 弗朗索瓦·德拉瑟爾(Francois de la Serre)法國分冊(?-1789)
艾莉絲·德拉瑟爾(élise de la Serre)法國分冊保守派(France,Conservative faction)(1789-1794)
法蘭斯瓦·湯瑪斯·傑曼(Francois Thomas Germain)法國分冊改革派(France,Reformist faction)(1789-1794)

艾莉絲和克雷蒂安·拉菲尼耶(Chretien Lafreniere)到底誰才是大團長?21歲的艾莉絲居然是最高大師耶。(這個有點難以置信,不過貌似是小說的設定,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求補充。不過話說回來有人覺得荊天明看起來就像墨家鉅子嗎?)拉菲尼耶應該是支持艾莉絲的吧?看裝束和人設趕腳拉菲尼耶是大團長還差不多,不過他宣誓加入聖殿的時候就是大團長的派頭,不過雖然在對刺客的問題上和德拉瑟爾有思想摩擦,不過拉菲尼耶依然對德拉瑟爾的領導表現出極大的忠心。他本來調集人手準備突襲博韋酒店,是要將傑曼及其黨羽一網打盡的,可惜計畫被亞諾破壞了。唯一幫助她的人只有亞諾了。即使她在萬般無奈、走投無路中,才在亞諾的勸說下求助於兄弟會,可結果除了米拉波,根本沒人有願意給她說話的機會,艾莉絲作為聖殿騎士保守派只是一心想著報仇,不過以她的精明,可以輕易記住刺客議會的所在,如果真的與刺客為敵,刺客據點不知道被端了多少次了。她的信仰和主張貌似根本都沒來得完全展現,可能只表現在她的內心裡,家族的背景順理成章代替了她選擇命運,而她現在失去了一切,連她的聖殿騎士團都在追殺她,趕腳她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大團長。
法蘭斯瓦·德拉瑟爾作為聖殿騎士最高大師無論其開明思想抑或內心對查理斯·多裡安的敬重,在收養亞諾後視如己出,但都始終沒有給他灌輸聖殿騎士的理念或信仰,而是給了他一個自由成長、獨立判斷的人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這是很不容易,和幼年的海爾森·肯威相比,所以他也算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奧諾雷·加百利·米拉波(Honore Gabriel Mirabeau)也是,他和德拉瑟爾做過的努力一樣,在刺客陣營裡尤其作為導師階級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試圖建立刺客與聖殿騎士之間的停戰協定。(雖然從文獻中不難看出,其實米拉波才是不折不扣的老色鬼——關於他的歷史,避戰、找人纏綿、寫《情色志》、情色小說的“反政府牛郎”,應該完全可以教阿布斯泰戈對艾吉奧·奧迪托雷的評價汗顏)
還有,以下這些人好像只有大師(Master Templar)的稱號,而沒有最高大師 \ 大團長(Grand Master)的稱號。
謝伊·派翠克·科馬克(Shay Patrick Cormac)(1756-?)
瑪德琳·德·利爾(Madeleine de L’Isle)(1764-1777)
丹尼爾·克洛斯(Daniel Cross)(2002-2012)
沃倫·韋迪克(Warren Vidic)(?-2012)
蕾蒂西婭·英格蘭(Laetitia England)(?-至今)
尤哈尼·奧措·貝格(Juhani Otso Berg)(2012-至今)
另外關於聖殿騎士團內殿團(Inner Sanctum of the Templar Order),是不是應該在阿布斯泰戈工業公司(Abstergo Industries)建立之後才有的吧?


艾倫·瑞金(Alan Rikkin)
蕾蒂西婭·英格蘭(Laetitia England)
沃倫·韋迪克(Warren Vidic)
中村光子 \ 中村美津子(Mitsuko Nakamura)
阿爾瓦羅·格拉馬蒂卡(Alvaro Gramatica)
丹尼爾·克洛斯(Daniel Cross)
伊莎貝爾·阿爾丹(Isabelle Ardant)
奧托·施密特(Otto Schmidt)
尤哈尼·奧措·貝格(Juhani Otso Berg)
15、關於亞洛伊斯·拉德歇(Aloys la Touche)。

這個人從外貌人設、從登場“免費替人手術”開始等一系列殘忍狡詐、貪生怕死、趨炎附勢的作為和表現,給樓主滿滿的十惡不赦、可殺不可留的趕腳,不過這種感覺直到讀取他記憶的那一刻戛然而止。他的悲愴與絕望和盤托出的寫在臉上,再到失落、無助的轉身離去,其實仔細看看這裡塑造的非常好,這儼然是一個充滿落差與無奈的好人的臉。可是在這樣一個亂世、“爬滿寄生蟲”、腐朽到整個巴黎的時代,永遠也不會有人會去思考和留意一個人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禮崩樂壞,讓好人走向墮落,無論故事還是現實中,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又該是誰之過……世界上真心沒有絕對的壞人,用《消失的子彈》那句話說,“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變壞了的好人”……其實、或許,是不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我們大部分人都一樣……這真的是一個黑色幽默……
16、關於皮耶·比雷克(Pierre Bellec)。

這麼一位導師樣50歲的男人,始終掛在嘴上的“臭小子”這個稱呼將他的性格表現得很傳神(他也是這麼稱呼亞諾父親的),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從第一次直到最後一次對決時說出來“這麼久才來啊,臭小子”,也感覺始終洋溢著滿滿的良師益友般的親近與溫暖。但就是這麼一直引導男主前進的亦師亦友的男人,他的理念和信仰是何等的狂熱和極端(這是不是也是謝伊·科馬克對兄弟會的感性認識?)“為了拯救兄弟會,燒光整個巴黎我都願意”於是亞諾深深的感悟到“理想太容易跟教義妥協,而教條則讓人變得狂熱。沒有任何權利高過我們自己的判斷。也沒有至高的主宰在監視,可以懲罰我們的罪。到了最後,只有我們自己可以避免過度執著,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前進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價。”只不過,往好的一面想,像他這樣非此即彼、快意恩仇,要說也挺好,好像這樣考慮問題起碼活得不會很糾結,痛痛快快。
17、關於亞諾·多裡安和艾莉絲·德拉瑟爾愛與死的主題與所謂“信條”存在的意義。
像艾莉絲與亞諾這樣從小到大、從青梅竹馬、天真爛漫的邂逅到始終不渝的默契與愛戀,是真正可遇不可求的。這種浪漫與深沉,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親情與信仰,就像每次分別時相互輕輕的一句關懷“別惹麻煩、也別被抓了”在兩個人特殊命運的掩映下,既溫暖又蒼涼。艾莉絲·德拉瑟爾或許本來有機會成為第二個瑪利亞·索普,但實際上她永遠也不會成為瑪利亞·索普,她有執著的信念,她也不會去相信兄弟會,除了亞諾。而且她淹沒在復仇的執念裡,竟然置亞諾於不顧不自量力的獨自對抗伊甸園聖劍。對她而言,“復仇,是一種狂野的正義”也是這個故事恰如其分的主旋律,但是目測亞諾卻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父親尋仇過,可能也是時過境遷、鞭長莫及,雖然在兄弟會他坦言復仇和贖罪是他成為刺客的理由。當年的艾吉奧·奧迪托雷在托斯卡納也曾經對邵芸說過一樣的話“在我對抗博爾吉亞家族時,復仇就是我的動力”。但是,在亞諾的心裡,和復仇相比,艾莉絲才是更重要的;而在艾莉絲的心裡,和亞諾相比,復仇才是更重要的。所以她在關鍵時刻沒有選擇去救亞諾,所以儘管亞諾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救她於危難,但終於這一次沒能再救她一命,“因果在盒子裡,有著不一樣的含義。”於是他再次刻骨銘心的感悟到“只有我們自己可以避免過度執著,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前進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價。”這也就是所謂的“萬事皆允”吧?

其實這個樣的結局,樓主趕腳看似是悲劇,其實對他們這樣的兩個人其實是最好的結局,他們命中註定要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路。這裡他們都有共同的仇恨、因為有共同的過去、有美好的回憶,因為可以同仇敵愾所以也可以相愛。但是,正如她信裡寫到就算她能活著回來她也會燒掉那封信,就像前一封信提到的一樣,她也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可以走得多遠。而幾千年來信仰的衝突總有一天會重新上升成為主要矛盾,而他們兩個又都是有思想和主見的人,某種意義上是不同世界上的兩種人,其實她在寫下《關於未來》這封信的時候就是懷著這麼一種複雜矛盾的心境。未來就像傑曼說的一樣,他所做的只是讓無可避免的延遲發生,有些發展得再緩慢也註定會就像冰河一樣勢不可擋。所以最好的結局就是像現在這樣,各取所需自己的人生、。然後“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因為亞諾深深的感悟到“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將隨我們自己一起消失。”,這也就是所謂的“萬物皆虛”吧?

最後,亞諾·多裡安,多年以來戰鬥的動力就是贖罪、復仇與對艾莉絲滿腔的愛,現在這些重要的東西均離他遠去。就像艾吉奧說的“刺客的一生是痛苦的,是承受痛苦和予人痛苦的過程,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痛苦降臨”。一般人決計難以承受,雖然失去許許多多,但都不難看出,亞諾,有一顆非凡堅強的內心。而且幾乎歷代的大師都是在經歷種種深創劇痛與艱難的抉擇、失去良多付出沉重的代價,才真正懂得了所謂信條的含義。而懷疑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有難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內心深處感到迷茫抑或無助受挫的人可能需要一個“認知之父”的指引可以讓自己走出內心的陰霾,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和體現;然而這並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就像年僅23歲的炮兵少尉拿破崙·波拿巴在路易十六的書房和亞諾·多裡安相遇時顯然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會和亞諾在相識僅僅30分鐘的時間裡就由衷的提到“一個人必須跟隨心之所向”再或者說也就是康納·肯威(Connor Kenway)告訴艾芙琳·德·格朗普雷(Aveline de Grandpre)那句耐人尋味的“我只相信自己的手”……


“刺客兄弟會的教條教導我們諸行皆可,我曾以為表示我們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為了追求理想而不計任何代價。現在我懂了,諸行並非都得到允許,而是教條本身即為一種警告。理想太容易跟教義妥協,而教條則讓人變得狂熱。沒有任何權利高過我們自己的判斷。也沒有至高的主宰在監視,可以懲罰我們的罪。到了最後,只有我們自己可以避免過度執著,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定前進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價。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救贖者、復仇者或救星。我們向反對我們的人發動戰爭,然後他們再反過來向我們發動戰爭。我們總夢想著在世界上留下我們的印記……但我們卻只在史書不會記載的戰爭中白白犧牲自己的性命。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將隨我們自己一起消失。”——最後當復仇與贖罪完結,亞諾說完這些話,他真的像歷代充滿傳奇色彩的大師一樣得到了思想的昇華,從而開始了新的人生,所以那一刻,父親的懷錶再次動了起來……
18、關於其他。
是不是約瑟芬·德·博阿爾內(Josephine de Beauharnais)只登場過一次吧?感覺好像還是大眾臉呢?另外總體感覺叱吒風雲、蓋世無雙的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主線故事裡,最重要的一次主線登場居然只是作為一名偷取“伊甸園金蘋果”的竊賊出現的,雖然對白和舉手投足設計得都還不錯,通過一些細節就比較到位的展現出這個傳奇巨人的風采,不過表現力和戲份顯然在“大革命”這一氣勢恢巨集的人文主題下還是Hold不住啊,比較而言,反倒是覺得日暮途窮的路易十六在斷頭臺前的大義凜然、慷慨激昂“所有指控我的罪名,我至死都是無辜的,但我原諒那些陷我於死之人,我也向上帝祈求你們的獻血,永遠不會流在法國的大地上”更讓人熱血沸騰、難以名狀。還有關於艾莉絲和亞諾通過詆毀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並導致其倒臺,這個有點太誇張了吧?

其實整體來講,本作的細節還是相當不錯的,建模貼圖也是登峰造極,人物表情動態非常豐富、傳神,看來在動作捕捉上下了功夫,只有頭髮的控制美中不足。亞諾小的時候就展現了非比尋常的白牙;後來被抓進巴士底獄的時候才留下左臉頰那道傷痕,到目前為止歷代刺客有人臉上沒有傷疤嗎?幼年的艾莉絲有點像毒藤女帕米拉·莉莉安·艾斯利,尤其臉上的雀斑;第一次玩的時候感覺她的父親德拉瑟爾有點像企鵝人奧斯維德·科波特,不過仔細看面容有感覺像像安東尼·霍普金斯。後來的乞丐之王薩德侯爵唐納蒂安·阿爾豐斯·法蘭斯瓦好像一開始就是在巴士底獄裸奔的那個人,好像他和米波拉都喜歡撰寫情色文學。
不過想順便吐槽下本代的技能系統,換湯不換藥也認了,其他的都可以理解,但是坐在凳子上居然也算個技能?也真虧她想得出來。


另外在這裡遇到了一個BUG,亞諾觀察這個人半天了,再從遠處走到近前,這個人就已經保持這個姿勢和位置,時間不短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