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雄心 4 民國開局及抗日打法圖文戰報

20 6 月

廣告

來源:3DM

作者:6543210012

本人作為鋼鐵雄心系列的新人,玩了這個遊戲後,非常喜歡,這次趁著週末有空和腦洞大開,做了本次戰報。
作為新人,可能戰報中很難給出什麼特別好的建議,就是趁著熱情胡亂玩一通,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次本來想選老兵的,結果滿腦子戰報的事,就忘記了,還是普通難度開局。

開局選校長。為什麼不選太祖,因為我感覺太祖開局地太小了,所以,原諒我吧,我保證,會讓校長當一個好人的。

注:本戰報沒有使用任何mod,1.01版本,無控制台,幾乎無修改(僅添加了西藏的核心宣稱,西藏本來就是中國的啊),是36校長普通開局。不是老兵略顯遺憾

開局如圖

一般開局會給50多個師,我會習慣性的把部隊分隊一下,重新編組,把正規軍和後備軍分開,然後再根據經驗再分一次,騎兵我換成6步兵師。分編的作用下面說。

之後嘛,就是點科技,科技選步兵裝備1和火炮。生產線取消飛機,全部造步兵裝備。建築上,選擇拍出來3個民用工廠。算是戰前的準備吧。焦點點+5陸軍經驗那個,算是非常傳統的開局玩法。之後,把部隊全部調防到河南,湖北,和四川。調防後,不要點練兵,不要點練兵,不要點練兵,重要的事情要說3遍。
我運氣算是比較好,開局沒多久就出現了打擊GD的事件。

不用想,為了這200政治力量,拼了!(原諒我太祖)

好吧,運氣很好(我之前遇見過輸的,真心感覺沒70%幾率那麼高)。200 政治get!速度把鄧這位元工業巨頭聘請過來,10%的建築加速,彌足珍貴!開局是很平靜的,校長是中立,也不能主動打別人。慢慢軍備吧。

德國人似乎有些不甘寂寞啊,不過跟我們沒什麼關係。焦點好了才是大事,不過別停,咱們還需要下一個+5陸軍經驗!繼續等事件。時間跑啊跑,終於,等了快1個月後,出現了第二個事件。對抗GD。這是邊境線的那個事件。

之前事先調遣好的部隊不是無用功(之前不練兵就是為了這一刻),由於軍力比差距,瞬間就完成了目標,陝西告捷(太祖,對不起啊),政治和民族團結get! 順便政府內閣中,把加工業研究速度的點出來。後面還是漫長的等待,為抗日做好準備。

這之後,可以把部隊調防了。我的經驗是,把一波最弱的後備軍,也就是我的集團軍1(藍色的),調防去防守沿海港口,每個海港2個後備軍師,山東威海可以放置3個師。其餘的集團軍,都可以拉去北京,中日邊境附近了。我的集團軍2,紫色經驗低的正規軍,是用來防守日軍的防守的。而開局經驗等級3的師(土黃色),編成集團軍3,這一隻部隊,是為了將來進攻的。而餘下的集團軍4,小粉後備軍,是增員防線用的。
把部隊分工好後,將來調防什麼的,會得心應手很多。

不說這些閒話了,俗語有說,躲得了初一,躲不過15,該來的總要來,西班牙又內戰了(為什麼用又字?不出意外,共和國還要贏)

你們打你們的,跟我們沒關係。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啊。100多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第一批科技研究好了,自此,中國有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大炮了小日本兒,你怕不怕。第二波科技,直接研究工業,軍事上可以緩一波。

而且這個時間段,應該第二個焦點研究完了,或者快完了。之後可以開始工業線焦點,直奔科技槽。而火炮出來後,我們可以魔改一下自己的軍隊範本了,這10點軍隊,可以魔改出將來打擊日寇的主力,新軍!

好吧,其實就是6步2炮。
新軍建立後,把3集團軍中的6個正規軍,整編成新軍。不要整編的太多,後勤上跟不上,初期只需要有部分精銳撕裂敵人防線就好了,6個足夠,太多了裝備跟不上,反而影響軍隊戰力。
對了,忘記說了,之後,政治力量足夠後,點出工業後,要點軍事顧問和陸軍總參謀長。軍事顧問,一定要點步兵+攻擊和防禦的。參謀長,就沖著朱德的名字,必須要朱德啊。其實從屬性上而言,+防禦和+組織度也都非常好,+防禦的在中日戰爭前期,非常有用。而打到中後期,相比+10%的進攻,+8%的組織度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我為了名字,選擇朱德元帥。

自此,對日寇的準備工作初步完成,其餘的等37年中日戰爭了。

中日戰爭(上)

校長對世界形勢充滿了睿智的分析和冷靜的判斷,他充分認識到,中國想要富強,必須團結一致,避免內耗,給外國可趁之機。甚至遇見到了不久的將來,中日之間必有一戰,校長為此進行著緊鑼密鼓的軍備和軍事調動。校長已經看穿了一切!(好吧,這段全是我扯淡的,我倒希望歷史上真有這回事了)大部分的國軍已經奔赴中國北部,其餘部分則前往衛戍沿海城市,並且國軍開始了大規模的演練。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而這一天,總算到來了。36年底,11月15日,西安事變爆發了。我說,校長你沒事,去西安做什麼?

為了中華的未來,停止內戰!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如字面意義:中國終於有希望了。

我們把這一刻,記錄成中日戰爭的起點。
37年5月,日本試圖在中日邊境挑起爭端,企圖製造盧溝橋時間。來吧,who怕who!

此時,我大中華帝國的北境3個集團軍39個師以集結完畢,正進行著大規模的軍演,士兵們士氣高昂,摩拳擦掌。數十日後,日本製造了盧溝橋事件,準備挑起中日戰爭。

正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幹!幹!幹!與此同時,中國的開科技槽焦點已經完成,擁有了第三科技槽。而第四科技槽,需要更多的工廠,我們回去繼續點民工的焦點。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新科技點了支援武器I。(注,前期,無線電還是很有用的,建議開戰前點出來。)而此時離開戰還有70天。長期的準備積累的一定量的武器裝備,而借助於長時間的軍事演練獲得的經驗,對現有軍隊進行整改,給普通的6團正規軍增添一個團,整改為7團師。

為了即將到來的戰爭,我們需要鞏固北京的防線,準備在北京修築2級要塞,順便再內陸造2個軍工廠,然後繼續發展民用工廠。(按照戰報中的流程,小平+工業科技,時間上,3個民工後,再造個2級要塞正好開戰。)

距離開戰僅剩10日,集團軍全部停止軍事演練,恢復有序度。

37年9月22日,日本率先宣戰山西,隨後宣戰中國。我們完全不怕!這時,往往焦點已經研究好了,別急著點下一個焦點,先等一波,順便攢一下政治力量。而開戰後的第一時間,把經濟法改成戰時經濟,現在還不能改全民動員,等後面換了徵兵制度後再說。換了經濟體後,生產力解放了許多。建造速度也快了許多。

日本的這種侵略行徑,必然會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啊咧,大鬍子怎麼先憤怒了?直接支援我5個師啊!

麼麼噠,大鬍子,雖然你這5個師未必有什麼卵用,有總聊勝於無嘛。隨後,校長成立了中國統一戰線,在演講中,校長侃侃而談:中國之龍終於不在沉睡,將會為了自由而戰鬥到底。並呼籲所有中國人放下之前的成見,一致抗日。

顯然,中國人是團結的。桂系軍閥,率先歸附校長。

校長對桂軍進行了調動,將其編入現有集團軍,留下部分部隊守衛港口,其餘的全部拉到北方前線(這時候樓主沒還學會用鐵路,真悲催,將士們要用腳慢慢跑了)

之後,三馬和雲南也陸續納入校長旗下,這時,點第4個科技槽。之前留著焦點不點,就是為了現在提前出第4科技槽。而雲南和西北的軍隊,開往前線。(樓主依然沒學會鐵路,現在看好捉急,你們猜我什麼時候才發現整個功能的?)

中日開戰後,邊境線上,日軍也進行著大規模調動,而沒有第一時間發起大規模進攻,只是小打小鬧,這時,太祖送來了最大的溫暖。

不過太祖,你這也太財大氣粗了吧,實力雄厚啊。而太祖支援了這28個師後,開闢一個新的集團軍,招募一個新的陸軍上將進行管理。僅將少部分援軍拉到北京放下,其餘的頂到滿洲國邊境線上。

然後,第5集團軍,向滿洲國邊境,發起衝鋒,國軍先專著防守,按兵不動。注:樓主第一次做戰報,當時安排的圖不是特別合理,這一部分需要大量的圖,結果當時玩的很爽,截圖截的很少,很蛋疼。下面有不少部分只能靠嘴了,見諒

下面說幾個技巧:

1,為什麼讓太祖的援軍,從滿洲國邊境發起進攻呢?這是因為,如果滿洲國附近發起了大規模進攻的話,日本的軍隊就會調動過去,前往支援。可以將大量日軍吸引過去,而滿洲國北,那邊地勢不好,進攻不是特別有效。等把日軍吸引過去後,也便與防守。
2,在南察哈爾南段,有一個和山東,陝西相鄰的山地地塊,這個地塊,要關注好,可以放日軍過去,但不要放滿洲國的日軍回到熱河這邊的防線。當日軍向南(東)移動的時候 ,主動進攻,就可以拉扯住了,然後從多個方向輪流進攻,拖住日軍就好。不要讓日軍向南(東)支援。總結就是,從南(東)向北(西)放行日軍,反之不行。
3.當把日軍吸引去北方後並牽扯住後,集結第三集團軍的新軍(6步2炮部隊),從天津進攻沿海平原地塊(這裡是平原,最好進攻),同時,其他部隊對日軍發起佯攻,進行牽扯,避免日軍增援。

如果按照以上技巧的話,很容易從這裡死開一個口子。37年底,我國軍大軍,成功從沿海地區,撕裂日軍防線,有如一根碩裝的大根,深深插入了。。。。。你們自己意會吧。

與此同時,第四個科技槽也解鎖了,研究傘兵和支援武器2.注意,最好一直保持一個槽位研究工業,不要停。+生產效率,集中化工業 和減少建築時間的科技,不要停。

至此,對日戰爭的上·序章結束。

中日戰爭(中)

太祖為了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紅軍遠征軍,在綏遠牽制了大量日軍。日軍為此極為不滿,從滿洲國發起了猛烈進攻,遠征軍有些支援不住,部分綏遠地區,被日軍佔領,不過這都是暫時的,太祖,你再堅持一下。而國軍收服了河北省東部地區,把戰線擴大至熱河省內。

圖中可以看出,一大半的日軍,被牽制在滿洲國和綏遠山西。這張截圖,當時是想看一下拉遠看一下大地圖,但這樣部隊看起來疊在一起了,其實上面都看不見,挺失敗的。看來,做戰報的時候還要更細心一點。大家見諒

38年4月,終於從打穿沿海丘陵地帶,從熱河省北河岸平原處突破,包了日軍一個大餃子,圍死日軍13個師。對了,你們能猜出,我第4集團軍的12個師,集結在北京,是準備做什麼嗎?

至此,戰場也被國軍切割開,分為西滿洲國戰場和遼東戰場了。綏遠線上的紅軍,有些扛不住,再堅持下,勝利馬上到來。吃掉日軍這13個師後,能感覺出,日軍軍力的明顯下降,然而,這僅僅是開始罷了。自此,第二集團軍(紫色)開始向西支援,開始向滿洲國的日軍進攻,而第4集團軍(粉色)也不甘示弱,投入了部分戰力,加入到山西攻防戰中,幫助第5集團軍的紅軍,抵抗日軍的進攻。形勢越發的有利了。

38年6月6日,這個日子很溜,也很吉利,傳來了喜訊,中華帝國的傘兵已經研發完畢。我們現在擁有海量的陸軍經驗,對空降師進行整改。(上個篇章中,忘記提起在研究傘兵之前,拉出一個生產線,生產運輸機。當時大概只有2-3架運輸機)

6個傘兵團外加一個火炮支援團,這是我們現在能支撐起來的究極體了。之前駐紮在北京軍隊,整編位空降師。目標,星辰大海好吧,我是開玩笑的,目標,平壤。

由於我們的運輸機太少,所以運輸速度較慢,因此我們的集團軍長穩妥起見,事先空降2個師,探探路,發現敵後防禦空虛。然後,剩餘的11個師,全部空降平壤,之前北京只有12個師,現在為什麼變成13個師了呢?誰知道原因呢?

形勢一片大好,第三集團軍(黃色)攻勢勢不可擋,有如洪水猛獸一般,瘋狂撲向敵軍陣地,而日軍節節敗退。而我國軍準備開始對大連的攻防戰。大連的補給線被卡死。
13個空降師空降後,第一時間攻佔了漢城,並卡死了日軍朝鮮半島的補給路線。從此,日軍的補給僅剩滿洲國了。半數空降師前往北部,和第二,第三集團軍匯合,把補給線打通。我這裡其實犯了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當空降師空降後,我擔心補給問題(其實可以支持一段時間),過於求穩,沒有第一時間南下去攻佔釜山港,才有之後的拖遝。

38年8月23日,我部第二集團軍,第4集團軍,第5集團軍,成功會師察哈爾,滿洲國首府淪陷,隔日,滿洲國投降。

至此,中國境內的殘餘日軍,已經毫無補給來源,成為我軍砧板上的魚肉了,任我宰割。與此同時,我部第4集團軍空降部隊,開始向南韓推進,但由於貽誤戰機,殘餘的日軍已經增援至南韓,我部遭遇日軍的頑強抵抗。日軍甚至組織起了反攻,妄圖打通一條補給線出去,與關東的部隊進行匯合。我方空降師則堅定的依仗地勢,阻擊日軍的進攻攻勢。

我部見日軍已經增援南韓,突入部隊,不得不撤了回來。南韓形成了僵局。既然此路不通,我們就要另想法子。見日軍增援南韓,則大連日軍必然空虛,第3集團軍就近集結,圍攻大連。

然而大連附近的日軍頑強抵抗,我部在大連的推進極為緩慢,甚至停滯了下來。

38年9月8日,帝國北部再次傳來捷報,滿洲國殘餘的日寇,已被我部清掃完畢。自此,第四集團軍全部投入東線對日抗爭。而第二集團軍,南下為下一步戰略進攻做好提前準備(這個準備了1年多,提前的太早了)。我部第5集團軍(藍色,紅軍部)則使用佔領指令,收回被日寇侵佔的土地,順便剿滅日寇殘部。

帝國下個目標,就是拿下南韓。並準備開始在南韓建立機場,籌畫本土登陸了。在我部第3集團軍吃掉遼東圍困住了近10個師後,所有力量獲得解放,全部投入到南韓和大連的攻防戰中,戰事越發的有利了。
然而,日寇在南韓一線,負隅頑抗,一時間,南韓集結了25個師。不過,他這是自尋死路。

南韓現在集結著日寇能夠聚集的所有有生力量了,為了拿下釜山,我第4軍軍團長決定破釜沉舟,再次空頭部隊前往敵軍後方,然而,朝鮮並沒有機場,先修機場吧。

日軍雖然加強了南韓的防禦工事,但是大連的防禦就空虛了,38年10月3日,大連收服。現在日軍在中國大陸上,僅剩下南韓最後一個支點了。我部從山西作戰的第4集團軍部,也已整編為空降師,空降平壤,支援南韓。

38年10月14日,朝鮮機場修建成功,新支援來的6個空降師,已事先在此等待(其實看差了一個格子,問題不大)。
38年10月19日,我部6個空降師空降釜山,釜山屬於不設防狀態,如此戰略要地,日軍竟然不設防,看來日軍極度匱乏,顧此失彼了。從此,南韓的所有日軍,也陷入了0補給狀態。全滅已然預訂。

38年11月24日,朝鮮半島上的所有日軍在絕望與饑餓中打出了GG,至此,對日戰爭的第二階段,推日下海,告於段落。

為了準備籌畫將來,我們決定增添新的部隊。同時,我們開始籌畫進攻日本本土。南韓修建機場。

有人能猜出,這是哪裡嗎?

中華帝國,現在已經收服了東北的失地,漸漸恢復了凝聚。中日戰爭也步入尾聲了,然而,38年底了,歐洲還是一片祥和。小鬍子,你在做什麼呢!說好的歐洲主戰場呢???!!!可是連一絲絲的戰事都沒有發生!!

哎,小鬍子,你長點心吧。

注:中日戰爭中,日本曾經多次企圖登陸我國海岸線,只要港口有部隊駐紮,以遊戲初期的科技條件,日寇基本不可能拿的下來。所以開局用最弱的後備軍去防守就好。光防守日軍登陸,我有5個後備軍練到了4級90%多的經驗。。。不要擔心日軍從別的地方登陸。只要守住港口,日軍就沒有補給來源,若是從其他地方登陸,則從周圍抽調部隊,在其補給恢復前,迅速壓制,打牽制就好。沒補給登陸,只要第一時間發現,可以迅速解決。不過AI一般都是登陸港口,這樣更簡單。

中日戰爭(中)完!~

中日戰爭(下) 中華帝國的崛起

先說下準備工作,焦點。開始點2次陸軍學說後,然後一路點工業,民工,基建,走科技槽,科技槽2前,其中要走偏1次,點一次民3焦點。科技槽2出來後,要再偏一次,(我當時手賤,點錯點了一次軍1,浪費時間了,強烈不推薦)點國家秘密,就是給4個50%電子的減成。之後,一路研究科技槽5. 我推薦走民主-中立-核平這條路。自然,具體選擇大家理性選擇。

在對日戰爭中,我個人推薦把徵兵改成5%徵兵,然後用全民動員,最大化生產力。民工和軍工比,在2:1比較好。初期多點一些民工,後面發展速度會很快。而科技上,有了國家秘密(應該在38年初就有了)給的科技提升後,要連續點3次減科研時間的,這個越早點,收益越大。最後一次,因為時間懲罰太大,即便減少50%的時間,我記得也要250天以上,就不划算了,可以暫時留下不點。

內閣上,加政治力量的要早點出,這個積累非常有效的。科技槽5後,準備一路出加成裝甲的焦點,畢竟男人的浪漫是鋼鐵洪流啊!

38年12月5號,南韓機場修建完畢,而我部第4集團軍已經整裝待發,準備空降日本九州。這裡我說一下,盡可能不要嘗試去空降港口,一般情況下,港口永遠是有人的,只有和對方開戰後,對方兵力嚴重不足的時候,才可能出現之前空降釜山那種港口不設防的狀況。

38年12月10號,運輸機已就位,我部已做好空降準備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讓我們。。。等等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和校長沒關係啊。好吧,不管怎麼說,空降日本了。這時候,日本已經沒什麼兵力了,10打1,肯定能持續一下,然後旁邊的部隊支援就好了。登陸後,建議第一時間刪除空降師的防線計畫,很蠢,當時樓主沒注意,後面挺吃虧的。

其實我多慮了,日本比我想的還要慘,空降過後,空無一人,空降師稍作休整,進軍長崎,拿下港口,獲取補給點。 注:我這裡要解釋一下,空降師,哪怕空降到0補給的地區,空降後的一定時間,有序度還是會回復的,大概是隨身口糧這類東西,很快會消耗乾淨,所以再補給消耗光之前,要拿下長崎。還有,城市一般會稍微提供一些補給,1點。

稍作休整後,我空降師7個師向長崎發起了猛烈攻勢,38年12月18日日軍失守長崎,而我部也獲得了日本本土的支援點。
之後,我部第三集團軍準備登陸日本本土,配合空降師推進(事實證明我太過高估日軍的實力了)

開局贈送的海軍現在終於有了用途,選擇護衛艦船,不主動開火(減少我們海軍作死的幾率,而這個模式,在護衛成功後,剩餘海軍會主動撤離,減少損失)。護衛東海,日本海和黃海。

我部第三集團軍從釜山出發,開往長崎,途中果然被日寇海軍襲擾。日本海上發生了第一次海戰。我軍以損失2艘驅逐艦的代價,保住了所有運兵船。第三集團軍成功登陸日本。

之後的戰事,比想像中的輕鬆很多,日本本土,幾乎處於不設防狀態,我軍攻勢淩厲,有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損失侵佔日本本土,而本土上少數的日軍,則潰敗了。

39年1月17號,不足一個月期間,我部已經取得關西大阪,佔領大阪後,中華帝國也獲得了日本西部的大量生產力,帝國工廠總數已然到了113了。

此時,日軍已然孱弱不堪,為了避免日軍過早滅亡,中國放緩了對日推進的步伐。這裡我解釋一下,我是為了我下面的計畫,等著日本入軸心,然後拉著我和義大利開戰。然後後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我現在的選擇非常的愚蠢。我暫時先不劇透了。不過,這裡我可以解釋一下,日本可以不用留,在日本入軸心前講其滅掉是可以的,對我的計畫其實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還有,要是把中國改成民主或者法西斯(不太推薦)的話,後面也可以減少很大一段空檔期,這個在下一章,具體論述。

帝國軍部,決定將多餘的部隊抽調回國,而部分空降師,則走了從九州空降沖繩然後再空降臺灣的策略,拿下了沖繩,收服了臺灣。

39年4月5號,日本東京淪陷,至此,中日戰爭幾乎可以說已然結束了。日本現在僅剩東北和北海道以及一些海外島了。 注:我這裡貪心了,應該再給日本留一個核心省,日本實力太弱,入軸的世界慢了好久。


此時,我把部隊進行了整編,將紅軍編入了第一集團軍。拉去日本本土戍衛。其餘部隊,則拉去中國南部。之後看來,當時沒有滅掉日本非常的愚蠢,浪費了大量兵力去壓制叛軍。後我還從本土調動了10多隻部隊前往日本。甚至刻意點出了憲兵科技。非常的浪費

至此,中日戰爭篇徹底結束。

 

暹羅攻防戰 過渡篇
在中日戰爭進入尾聲後,校長把目光,看向了東南亞。自古以來,東南亞都是我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純屬口胡),再說了,中國本土缺乏橡膠,所以,暹羅國成為了我們的首要目標。
然而世界很寧靜,我們也找不到什麼口實來合法化我們的戰爭。所以我們要等一個機會。然而,這一等,就是4個月。。。39年8月24日,德國向波蘭宣戰,一時間,國際上人心惶惶,緊張度陡增,而校長趁此機會,展開了對西藏和暹羅攻略的宣稱,校長要讓人民認識到,取回屬於自己的土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這裡樓主犯下了一個失誤,沒有一併宣稱尼泊爾和不丹,有些可惜。因為事後,國際緊張度一度又跌的低於50%了,以至於有一段期間我無法宣稱其他國家。從側面來講,遠見不夠啊。不過,這都不是大問題。
11月底,我們對西藏的宣稱已經完成了,我們合理化了戰爭的理由,對西藏宣戰,而事先佈置在西康的部隊,直接開往西藏的首府拉薩,幾日後,12月5日,拉薩失守,西藏投降,拉薩條約簽訂。注,因為本人修改了中國(或者太祖)有西藏的核心,所以西藏的宣稱比其他國家要快,這是唯一的變數。

40年1月10號,選擇加入了軸心國,(這裡解釋一下,一般情況,日本入軸很容易,當時我推進的太多,給日本留下的土地太少,也就是日本太弱了,所以入軸進度慢了非常多),1月15號,日本拉攏義大利加入了中日戰爭,好吧,我承認,為了這一天,我等了1年。由於中意開戰,所以,中國和同盟國的關係一下增加了,可以選擇和同盟國國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和相互取得軍事通行權了。這個是關鍵。為了校長的野心,為了制裁將來的勁敵美國,我們必須獲得英國的軍事通行權,來先發制人。

這裡,我拐回去說一下對日本的處理方式。因為校長不能主動宣戰,所以我當時想等日本入軸後,讓日本拉義大利下水,這也是我現在的玩法,但事後我發現,這樣玩其實浪費了很多時間,可供選擇的是,中國直接滅掉日本,然後等緊張度50%然後宣戰義大利,因為義大利是法西斯發達國家,想宣戰,非常簡單,只需要8政治,40天就好了。或者宣戰德國,更容易。如果不想等50%緊張度,可以事先把黨派改了,就沒有緊張度這個限制了。因為,同盟國是否給中國 軍事通行權,只看同盟和軸心是否開戰,以及中國是否戰在軸心的對立面。簡單講,只要是同盟國敵人的敵人,這個條件滿足,就會給。 因為我繞遠,導致日本投降的時間非常晚,實際控制日本的時間也很晚,這樣浪費了大量的軍力,去鎮壓日本本土。直接導致有幾十個師,浪費在日本本土了,而且海軍還要一直不停的保護領海內的運輸船。 所以我這裡建議,如果可能的話,直接滅掉日本是最優選擇。不過,改政府體制的話,政府首腦就不是校長了。而法西斯是汪精衛!光這一點我就不想搞了,而民主政府,我不是很習慣。所以我是不會改政府的,可能還是要等到39年中下旬,歐洲戰場激烈化,緊張度足夠了。

不說題外話了,一獲得英國的軍事通行權,校長就迫不及待的準備派兵前往美洲大陸了。校長一聲令下,第2,3,4,6集團軍 4個集團軍一起登船,開往加勒比海的英國海軍基地,北巴哈馬。而中美之戰,則進入了倒計時。

同時,宣稱尼泊爾,不丹,伊朗,阿富汗等國,準備將來中東的攻防戰。

這裡解釋一下,樓主為什麼選擇捨近求遠,去打美國了。中日抗戰結束後,在不攪入戰爭核心的情況下,想進一步發展,擴展範圍非常有限,而能攻略的地方,最好也是暹羅和伊朗這類國家了,即便拿下來,對整體國力增幅不大,也就是稍微獲得一些資源,杯水車薪。想要打破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必須和蘇聯或者同盟國開戰了。

而一般情況下,和同盟國開戰不是特別好的選擇,南部,一般是玩家的核心區域,一旦開戰,同盟國的狗腿子印度,會第一時間打過來,然後就是英法聯軍迅速登陸越南,暹羅很快會失守,我們的戰線還可能被壓制在兩廣一代,而且,盟軍的海軍和飛機,襲擾起來也不勝其煩,待美國入盟後,會更慘。和同盟國開戰的最大問題是,即便拿下了東南亞,對英法等同盟國,沒有特別大的損失,而我們想打到歐洲去,難度非常的大。

所以,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蘇聯。不過和蘇聯開戰,有些問題,先不談蘇聯的軍隊強弱如何,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和中國接壤部分的地塊,極其噁心,天寒地凍不說,大部分都是林地,丘陵,山脈,打起來要吐血。而且,和蘇聯開戰後,不能從蘇聯進口物資了,而換盟軍的物資,則需要大量的運輸船。還有一個問題,無論是打蘇聯,還是打東南亞,都會出現,廢了很大勁,拿下來的省份非常窮,對國力的增加不夠。這個對中前期,其實不算特別好的選擇。

所以,我才會捨近求遠,去打美國了。1來,美國本土資源豐富的,雖然也用運輸船,但畢竟省了工廠。2來,美國地塊好,大部分的平原地區,推進起來很容易。3來,美國的大部分省,很富有,工廠很多,一路打下來,工廠數量可以翻倍的。國力增加速度非常快。不過打美國,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條件和限制,後面我會慢慢說。

回歸正題。
和義大利開戰後,連鎖反應開始了,同盟國眾多國家,紛紛和中國示好,向我們發來互不侵犯條約。

在這裡,我只想說一聲,準備好狗帶吧,美國。
自然,我們已經獲得了英國的軍事通行權,所以,留著日本就沒必要了,用鎮壓暴民的部分守軍,慢慢推掉日本吧。

因為現在開始,是多線操作了,所以校長把戰區分割了一下,原2,3,4,6集團軍被劃分到了美國戰區。原第5集團軍劃分去了東南亞戰區。
40年2月25號,對暹羅的宣稱終於完成,中國對暹羅宣戰,實現準備好的空間軍,又有作用了。從雲南機場,空降暹羅邊境。 暹羅邊境,一般會有守軍的,分佈規律不清楚,所以,最好分開空降,空降不成功會退回法國越南,然後回到越南機場。就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了鐵路這個功能。非常慚愧。同時,校長開始了對美國戰爭的宣稱。

我當時運氣比較好,第一次空降的時候,有一個地塊是沒人守的。

關於空降,我這裡多說2次,第一次空降如果失敗,其實也不怕,多試幾次,總會成功,不過,如果第一次空降北部的話,第二波,最好空降靠近南部的地區,AI有了被空降的經歷後,會往之前的地方佈防,所以別硬著頭皮,繼續往之前的地方空降。所以,第二次空降到其他地方,一般情況下,成功率會高很多。還有,空降的時候盡可能空降到邊境,失敗了也可以退到中立國去,否則空降到內陸,失敗了,整個師就死了,即便成功了,也很容易被對方包餃子,下面是我自己的案例。
當時對暹羅的攻略,陷入了僵持,暹羅地勢也不好。推進難度比較大,所以成立了第二個集團軍,選擇從海南島出發,空降到了暹羅南部的城市,而城市邊緣的地塊,空降的時候,是有守軍的,空降師退守法國了。

然而我當時,還天真的想複刻當時對北京的防守,準備拍出來一個3級要塞,後面才發現,非控制領土,不能造建築的,我真TMD蠢,當時這3個空降師,差點就被對方幹掉了。很快,敵軍從四面八方包了上來,我被人包餃子了。因為空降敵後了,之前戰線上很多守軍撤離去包圍我這3個空降師了,也算因禍得福吧,之前戰線上壓力頓減,可以向前推進了,(AI的智商啊),外加上這裡離我第一次空降的地方,距離不算太遠,堅守到了其餘部隊支援。不過,依然不建議這樣玩,好蠢。
要不就直接空降敵後,如印度那邊,一次多空降一些,然後分散式去佔領邊境線,只要有一隻成功,把補給線打通,就成功了。

和暹羅的戰爭,反而比對日本焦灼了很多,很大的原因,是補給跟不上,所以推進速度很慢。5月31號,對伊朗等國的宣稱完成了,中國隊伊朗宣戰。這裡先宣戰,不用立刻打過去的。先宣戰的好處是,如果時間拖的久了,就會有一些閑著蛋疼的大國,去給一些中立國保證獨立性,這樣就很麻煩了。

劇透一下,這也是一個硬骨頭。
6月8日,歐洲傳來一噩耗,羅馬淪陷。。。。我說義大利啊,你才和盟軍打了幾天啊,這麼快首都都沒了?成什麼樣子???當時手太快了,忘記截圖了。
羅馬淪陷後,我就比較關心歐洲那邊的戰場了,這時,我心裡已經隱隱有一絲不安感了。

10日後,6月18日,克拉約瓦條約。德國人,要多了一個盟軍嗎?

然而,人生,總是充滿了意外,我發現了危機,當時大鬍子居然在準備著對羅馬尼亞的入侵。

說好的看海模式呢?大鬍子?

我當時判斷不准歐洲的局勢,所以滿緊張的,因為我的部隊,已經運往美洲了,這時,如果蘇聯入侵歐洲,要是和德國打起來,小鬍子分分鐘被推平,那我的對美計畫就要擱淺了。

6月22號,經歷個了幾個月的海上生活,我的部隊已經到達,宣稱離完成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直接開始登陸計畫了。做對應的準備了。話說,我的軍隊,擠在那麼小的地方,真心疼。自然,我的幾艘驅逐艦已經事先準備好了護衛工作,制海權也在我們手中。

圖忘記修了,抱歉。

在支援到空降師後,我軍獲取的地塊已經較多了。暹羅地區,我又不停的增派部隊。對暹羅的第二個集團也增派到了18個師。= = 當時玩的太晚了,頭昏濛濛的,只顧著打了,打暹羅的很多策略,應該截圖的忘記了。而有些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反而截圖了。抱歉,我相信下個戰報,會好很多的。
我當時還從新加坡,海運4個師登陸暹羅南,這幾個師,當時也有效牽制了部分敵軍。

隨著時間推移,宣稱完成的越來越多,而中華帝國的敵人,也越來越多。對尼泊爾和不丹的宣稱完成後,第一時間宣戰了。我當時感覺,中國才在打世界大戰啊。

拿下不丹的時候,正好出了一個事件。

所以,看起來,之前的準備工作,是焦點嗎?我沒玩過蘇聯,所以不清楚。還是說,蘇聯的焦點,拯救了羅馬尼亞?拯救了德國?蘇聯又可以看海了。不管怎麼樣,不丹是中國的領土了。

然而,歐洲戰場上,軸心國弱的令人髮指。都快1年了,德國依然沒有拿下波蘭的首府,大波波非常的堅挺!

小鬍子,你身為德棍的驕傲呢?你的黑科技呢?你咋這麼菜呢?
我又拐頭去看了一眼義大利,一片紅,好吧,義大利,你連大波波都不如啊。

這時,我已經確信,這一局,軸心國已經沒戲了。考慮到當時中德還沒有開戰,我當時租借給了德軍大量的裝備。(恩,自己作死開始了)一下支援了海量的基礎武器裝備,以及一切火炮給德國。(我這一局,一直只有1級的火炮,火炮科技,是沒有向下研究和發展的)。這個,這一篇結束的時候,再多說幾句。

不過,歐洲戰場上的戰況無論多麼令人失望,依然無法阻止校長征服美利堅的野心。
偉大的時刻到來了,7月14號,對美國的宣稱完成了,中國終於可以向美國宣戰了。然而校長並沒有這樣做。因為當時校長魔改了幾個師,這幾個師正在等補給。所以,中美戰爭略微拖後了一些。

3天后,7月17號,中國的部隊,終於開入了暹羅的首府,曼谷,宣告對暹羅的攻略成功。

好吧,對暹羅作戰的時候,截圖太少了,這個是我的失誤,我保證,一定改。。。。

這個篇章,主要是過度一下了,因為圖都沒截。。。

最後說一下火炮。遊戲內,火炮分成2種,一種是高機動性的火箭炮,一種是步兵跑/火箭炮。我這裡說一下,摩托化的火箭炮,這個科技,可以徹底放棄。如果想要機動性的話,請使用自行火炮,就是坦克系的旁支。成本最低,是1級輕坦的自行火炮。前期完全可以用這個或者2號輕坦自行火炮替代機動火箭炮。要是考慮到科技的時間成本,一樣建議,1級火炮後,放棄整個火炮科技(後面可以補1級或者2級的反坦克炮),走坦克的自行火炮路線。可以直接點2級中坦的自行火炮。之前,一直用1級火炮過度就好了。機動火箭炮,成本是277.5(20個炮+15個摩托車)帶來的收益僅有50軟攻。而拖拽式火箭炮,同樣是50的軟攻,成本僅有144(36門火箭炮)。也就是,一組機動火箭炮的成本,快是步兵火箭炮的2倍了。

而自行火炮,是根據坦克類型決定的。每組建一個團,輕坦/中坦/重坦/超重坦/現代坦克 分別需要24/20/16/6/20. 拿2號輕坦來說,一個團是24量自行火炮,需要9*24=216的成本。軟攻是56,過渡一下就好了。我喜歡用3號坦克的自行火炮,280的成本,但是軟攻有112,裝甲和硬度,也不會拖後腿很多。非常適合和裝甲團組隊。不建議用同級的重坦或者超重。成本太高了。性價比太差了。性價比最高的就是中坦的自行火炮。

步兵的話,後面要是補出了火箭炮的話,用火箭炮是不錯的,或者直接用輕坦的自行火炮也可以。畢竟成本低不少。而機動火箭炮,就是一個活在夢中的科技。

順便說一下,所有的火炮,火箭炮還有自行火炮,都是3寬度。反坦克炮和防空炮,則是1.而坦克轉防空划算,消耗的坦克數量比火炮還少,輕坦最多是15量,然後遞減是3吧,寬度也是1.不過殲擊車就不好了。殲擊車要求的數量,是坦克團的一半,成本相對而言,是最高的,而且,寬度是2.出了超重坦克是1。。很迷的設定。

所以,我的建議是,反裝甲的時候,還是用反坦克炮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