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核心機制:控制力與造核系統
省份控制力受距離影響,前期三格外控制力即為負值,導致只能獲得基礎收益。
新佔領的非核心省份需通過”整合省份”過程獲得核心,初始造核速度極慢(如0.33/月),需耗費數十年時間。
附庸國策略:擴張加速器
創建附庸體系
通過外交介面創建”自訂屬國”,將新佔領省份分配給附庸
採用”采邑”與”附庸”交替分配策略,獨立傾向分開計算,每個省份創建一個附庸,讓其自行處理造核事務。
附庸運營優勢
文化宗教匹配的附庸造核速度更快(如希臘文化附庸整合拜占庭省份僅需10年)
附庸會自主建造軍隊並參與戰爭,通過”允許跟隨”功能指揮附庸部隊協同作戰。
忠誠度管理關鍵
多維度提升忠誠
通過外交改善關係提升基礎好感度,選擇”封建貴族制”等改革提供忠誠加成。
研發增加附庸忠誠的科技,拉滿外交支出獲得30年忠誠buff。
外交容量優化
小國前期選擇”外交傳統”改革獲得+1.0外交容量
通過提升政體等級(公國→王國→帝國)增加容量,成為列強獲得額外外交容量(如第八列強+0.72)。
吞併節奏控制
嚴格遵循逐個吞併原則,避免同時吞併多個附庸。
等待附庸完成造核後再啟動吞併程式,合理規劃吞併順序,確保核心化進程不間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