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之野望 創造 開發原則與建設技巧

6 3 月

廣告

來源:3DM論壇

作者:luhaoooo

 

1,開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合理安排人手

  除非是選得若狹武田這種只有一個本城的特殊情況,否則開局一般都會存在一到兩個本城加若干支城,切記一定要點開看下各個據點裡面的武將情況,進行人員調配,除非為了戰國傳需要,否則應當把高屬性武將集中到本城來,因為本城才是你今後的主要基地,支城只能作為輔助,任何時期支城不要存放超出三個武將。將人員集中在某一主城,方便你日後征戰安排人手,應對中後期城池過多,武將太過於分散,到處找人的麻煩情況,特別是滅國後俘虜大量武將,一定要集中轉移到你的人手中心來統一安排

  不是說垃圾武將丟給支城,相反,在初期實力弱小,錢糧緊張的情況下,支城的必要開發是重要的,而且後期開發完成也能作為進攻的輔助據點,提供錢糧和一定的兵力,較為重要

  所以,根據支城開發度來定,如果開發度很低,派一個政治中等(45-65)左右的武將過去負責開發,加快開發進度,同時注意一定安排一個統帥和武力中等的武將擔任城主(建議55-75左右,75以上統武作為可培養武將留在本城隨時出征),當然如果出現統政均為中等的武將,那一個人就能處理支城的事情了

  之所以排除那些統低政治中等的武將單獨開發支城,因為前期支城往往是前線,有時還擔負支援作戰的情況,低統武將出戰等於送炮灰,雖然支城死多少人並不特別影響大局,但是在本來自身實力有限的情況下,有生實力的每一分減少,都將大大拖延擴張進度,慎之又慎

  而且無論本城或支城的開發,在每季度開始之前一定注意點開看下據點,看清楚奉行是何人,城主是何人,記清楚,奉行就是負責開發的那個人,城主則默認為出征大將,某些時候電腦可能會胡亂安排,到制政治過低的人負責開發,而低統武的武將作為大將出征,這是在浪費時間和實力,一定要注意;可能有些麻煩,不過好在一般手動指定一次之後,之後就自動默認不變(除非你手動指定原本擔任奉行的某人去修路或外交或交涉等其他情況,或者城主被俘虜等特殊情況),而後期主要掃一眼委任軍團主城有無變化,因為某些時候委任軍團出征,打下城池之後可能直接入城,沒錯,就是兵員消失,武將轉變為新城池的那個奇葩入城,導致原本所屬城市人員變動

  主城的人員安排依然是高統武的擔任城主,高政治擔任奉行,這裡的高,是指數值在80乃至85以上,當然,如果沒什麼好人才,數值可以降低,以便保證本城的開發進度;不過本城除了你的人才大本營之外,其餘本城只需要保留5-6個武將即可,其中專門負責搞開發的政治人才最好2-3人,方便開發的同時修路和建設,負責出戰的2-3人,其中一個高統武武將,另外搭配可培養的中等武將,當然,初期兵力薄弱最好搭配一下三人小組的技能配合問題,中後期兵力上去了,動輒單城上萬人馬,打手動合戰節約的兵力無關大局,而且還浪費時間,沒太大必要

  必須要提醒一句,忠誠度在本作雖然沒什麼太大影響,但還是不要讓低忠誠的人隨便排到前線城市擔任城主,到時候萬一電腦出兵打過來,你援軍沒到城池就投降了,損失兵力和武將可是自找的

2,開發的原則

  種田流是信長系列的主流派別之一了,其實無論什麼流派,適當的開發都是必要的,特別在前期錢糧緊張的情況下,更是重要

  開局的第一種情況就是錢少,勞動力少,兵也少(大大名除外),糧食也未必很多,所以一切當遵循快速有效的提升錢糧人力的原則的進行

  所以開局第一回合本城一定要開發,支城反而視人手安排情況再決定要不要開發,比如武田家國豐城,第一回合城裡只有三個政治20+的武將,開發提升有限,還浪費2勞動力,你調派人手也是下個回合的事情了,還不如不開發,等下回合,節約2點勞動力來幹點別的——當然如果你只能節約出來2點勞動力,還是開發了吧,因為下回合也不累積,所以蒼蠅也是肉啊

  本城第一回合開發,我推薦石高,因為往往大家會看到兵舍好大一節紅槽,是因為石高沒有和兵舍達成合理比例,導致兵舍到達比例上限了,所以石高先開發,能提升兵舍上限,繼而讓你可以征更多的兵,而且重要的是,初期往往缺糧,因為我是速攻流,可能兩三個回合就出了好幾波兵了,導致斷糧,即便打下城池之後,如果你沒有糧食,出征部隊的糧食也不會自動回復,所以糧食是必要的——至於買糧,中後期無關緊要,初期你那點錢全買糧,還要不要搞建設修路什麼的了,而且你那點錢能買多少,解決了燃眉之急,之後呢,浪費幾個回合種田讓AI擴充實力?還有一點,石高提升民忠,這個東西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別理解,簡單的說,其最有用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你的軍隊恢復速度和軍隊上限,尤其是前者,對於速攻流來說,即便手動合戰,如果技術不是特別好,往往幾仗下來兵力損耗就很可觀,後方的恢復速度就直接決定了你的擴張速度,所以,開局先搞糧食是重要的

  當然不是一直無腦石高開發,兵舍開發要跟上,因為兵舍決定城池的軍隊上限,你兵力恢復再快,到了上限也白搭,所以石高和兵舍要輪流開發,切忌先開發其中一項到上限之後再去開發另一項,因為這兩項是相輔相成的,你糧食再多,就那麼點兵有什麼用?你兵力再多,沒糧食有什麼用?

  初期一定要儘快把主城的石高和兵舍開發到一定程度,特別是能把兵堆到5K以上,5K什麼概念,一般的支城1-2K城防,1-2K兵,一般的本城3K城防,3-5K兵(觀音寺、小田原這種BT不算),有了5K部隊,帶上支城的援兵,你可能就有了7-8K的一支出征部隊,除非武將渣渣或者對手逆天(比如上杉和信玄這種牛人),能保證你野戰消滅敵人的力量之後,還能剩下足夠的兵力圍城,並且打敗援軍直到落城,當然以上都是在不考慮手動合戰的情況下

  中後期本城開發還是石高兵舍優先,但不必追求開發到上限,適當發展商業,保證均衡發展即可,而且要根據城內建設來決定,具體之後再談

  支城的初期發展,我的選擇是商業,沒錯,本城拿來搞糧食和部隊了,你可能就面臨缺錢,錢的作用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搞建設要錢,修路要錢,外交要錢,買兵裝家寶要錢,在初期和中期,有時候缺糧救急的時候也要錢,缺錢的清況往往很普遍,所以,支城優先搞錢,而且一個好處是,無論什麼時候,支城肯定比主城要多得多,雖然商業有上限,但是你架不住我城多啊。支城初期搞錢的情況下,能保證你初期和中期四面擴張的情況下,始終能拿出錢來搞後方建設和外交

  支城有錢,加上本身開局往往1K多兵,足夠自保,打仗1K也足夠堆人頭(主要應付圍城兵力不足),這就是好處;等商業接近上限之後,再去搞糧食和兵力,而且是糧食優先,因為我始終把支城作為經濟輔助的地位,戰爭主要靠主城主力部隊進行,保證經濟和戰爭兩不耽誤

3,建設的技巧

  開局第一忌諱是搞建築,往往開局就提示你某某建築可以擴建等等,請無視。建築的作用初期主要是提升相應上限,加成作用有限,比如津津樂道的湯治所,初期你就那點兵,能恢復多少?還白白浪費你少得可憐的那點錢和勞動力,不如先把精力投入到本城建設到目前的規模上限去

  其次,開局過了幾回合,可以搞建築的時候,建築也是以提升本區域適性的建築最佳,因為加適性等於變相增加相應上限,上限提升了,那麼你就可以繼續開發,繼續提高本城相應資料。但是對於增加臨接區域適性的建築,初期請謹慎,比如馬站我初期是不會建的,因為初期本城就三四格開發區域的,肯定不會全面覆蓋,馬站的作用是提升本區域加鄰接區域的適性,那麼如果鄰接區域沒有擴建完成,是不會提升的,等於浪費,所以儘量等到鄰接區域也開發到了,再去建設——而且一般來說,這時候本城沒有到達上限,沒必要著急提升

  所以我的直轄範圍內本城各區域適性一般都在A-S左右,少量出現B,就是建築全面覆蓋,互相提升適性,保證開發最大化,AI城裡全是鍛冶所、米商又如何,我本城上限比你高,意味著我能爆出更多的兵和錢糧,你跟我打什麼?像極限點的觀音寺,後期我能堆到2W5以上的兵,相當於AI兩個主城,單獨這裡出的兵就足以獨當一面,等AI調集各路人馬消滅這一波大軍後,我後方的兵差不多也回滿了,持久戰也能把AI拖垮

  開局不搞建築,省錢省勞動力,用來幹嘛?答案是修路

  路是一定要修的,作用就在於一個是增加人口增長。任何與城市連接的道路修到3級,就會大大增加城市的人口增長,人口增加了,你就能更快的擴展新的區域,蓋新的建築。

  其次,人口增長,還帶來民忠的提升,我之前已經講了民忠的作用,這裡我不多說了,注意,只有修到3級道路才有人口增長效果,3級以上或者以下都是沒用的。

  再次,增加軍隊移動速度和出戰範圍,移動速度不多說,出戰範圍就是說1級道路上,無論你派出再多的部隊,只有最前面的那支部隊能派上用場,後面的部隊就只能作壁上觀,乖乖看著,等前面的部隊被打垮了,再補上,等於說是添油戰術,保不齊等你打敗了敵人部隊,殺到城下,由於浪費太多時間,沒糧食了或者敵人援軍也殺到了,你就傻眼吧。2-5級就意味著你可以讓出戰部隊都與敵人作戰(上限是3支),同時作戰的好處,一是人多力量大,二是傷害貌似均攤(不能確定,但傷害肯定比一對一少了很多)。

  當然不是說路修的越多越好,初期錢和勞動力緊缺,最好把主要出擊路線以及城池周邊道路修到3級即可,而且建設也罷,修路也罷,擴展也罷,初期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30天內能完成的,如果超期就放棄,否則勞動力下個回合還被佔用,你就少了一回合的開發或者建設的能力,特別在上級難度,初期發展速度,直接決定了遊戲後期的難度,絕不能與AI耗時間,我開始一局花15年平定畿內、北陸道,剛推到富山城,背後毛利已經統一了中國、四國,外加半個九州,2、30萬大軍殺到,我總兵力不過27、8萬,還分身致力於武田、上杉的夾擊,而且北條也已經基本統一關東、吃掉了大半個東北,兵力到達20萬,估計我應付完這三家,他那邊也該增長為超級BOSS了,固然有我外交佈局的失誤,時間上也浪費很多,所以直接棄檔

  到中期之後,再考慮把幾條連接各大直轄區城市的道路修到5級,一方面是提高出擊速度,另一方面則是擴大直轄範圍,AI委任城市發展肯定沒有玩家手動的好,所以不怕麻煩的話,這麼做是比較好的

4,外交佈局

  合縱連橫的道理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說了,限於開局限制,肯定有那麼幾家大名會熬到後期成為大BOSS,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比如你在九州四國,那麼關東一般是伊達、上杉、北條;你去關東,那麼島津、毛利;畿內發展,你就會面臨這幾家合圍的局面,鑒於一般我都是全勢力壓制結局,所以外交考慮就是不讓BOSS過分的強大

  初期當然不用考慮這麼多,外交原則就是不樹立不必要的敵人,吃小留大,絕不打持久戰,根據臨近勢力的發展前景決定攻略物件

  比如天下布武武田開局,我不會初期就打北條,而是盡可能友好之,因為北條兵多將廣,而且據點較多,打下去容易拖延時間,加上初期武田武將較少,都分出去,後方經濟就不能兼顧;而且要想全力打北條,你需要同時與德川、織田、上杉三家搞關係,初期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財政是很吃緊的,不要談什麼買家寶刷關係,能保證不突然被夾擊就算不錯了;此外時間久了,織田做大,那就是中期極為難纏的對手;所以我是先刷北條關係,盡可能要求援軍,然後壓制姊小路家,等北條停戰,立即攻下關東結成、佐竹這些小勢力,限制北條發展,同時收攬人才;並且佔據了半個關東之後,東北地區直接全部委任即可平定,只需要注意一定搶在北條前頭;這時候刷上杉外交,停戰之後全力打織田德川(今川家不必去管),中間刷北條聲望,婚姻之,讓他跟上杉死磕,上杉家的破地方,交通不便,即便北條全滅了上杉,日後翻臉,這狹長的領土等於處處挨打的節奏,我是不怕的;滅織田後入畿內,周邊勢力無需外交,碾壓之,他們無論如何不敢主動與你開戰,只需要開政策刷毛利聲望,保證平定四國不被爆菊即可,之後大局已定,聯盟島津滅毛利,或者聯合毛利滅島津都沒什麼壓力,最後剩下兩三家大名,被各種隔絕發展,無論如何都不會是你的對手了

  所以,盟友一定要有,但是一定注意選擇一個你可以爭搶並限制其發展的盟友,初期消滅能快速增長武將和城市的勢力,中期一定儘快搶畿內滅織田系,畿內富得流油,織田系武將多多,拿下來之後,限制剩下大名的發展,拉一打一,再然後,你就全委任看電影去吧;所以西南勢力一定先統一四國或者中國,不要糾纏在九州,東北勢力一定要滅北條或者上杉之一,不要糾纏在壓制全部關東、甲斐,迅速推進到畿內、尾張,否則你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BOSS,即便再有能力,也是在浪費電力和時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